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

材料二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材料三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四  中国文化虽然是一种相对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是,从主流走向来看,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

——张阿利《文化新格局建构的历史根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伏尔泰为什么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4分)

(3)材料三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

 

(1)财富观:重义轻利;安贫乐道。(2分)核心:“仁”和“礼”。(2分) (2)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1分)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攻,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政,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有利于伏尔泰宣扬自已的思想主张。(4分) (3)思想:对儒学的批判。(2分)原因: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提倡的纲常伦理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尊孔复古”。(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材料“……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不以其道得之……”等关键信息可知,孔子的财富观是重义轻利;安贫乐道。核心:“仁”和“礼”。要注意“礼”是孔子思想中保守的,落后的方面。 本题考查的是孔子与伏尔泰的思想主张及两者的关系。即伏尔泰是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开明君主制。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要求人们相互关爱,体现了“博爱”的精神,他还反对苛攻,要求统治者实行德治、仁政,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这些有利于伏尔泰宣扬自已的思想主张。 由材料“……仁义道德……吃人……”等关键信息可知,鲁迅的思想是对儒学的批判。原因是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封建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其提倡的纲常伦理与西方民主思想相对立;北洋军阀政府提倡“尊孔复古”。而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与孔子;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鲁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陷于信仰的苦恼中,不断叩问圣保罗的这句话,想弄清他的意思。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本身,正如所写的:“义人靠信仰生活”),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恩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被动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拉丁文作品第一卷序言》

材料二 加尔文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认为人类在亚当堕落之后,完全败坏,失去意志自由;主张因信称义,不能靠行为得救等。加尔文还继承发展了奥古斯丁的预定论,从上帝的至尊谕令和全能出发,认为上帝在创世以前,即预先选定一些人得救,和决定另一些人沉沦,这种预定论是加尔文神学体系的基石。

材料三 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些国家领袖的名字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权仗和刀剑已经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

——维克多·雨果《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马丁·路德的主张。说明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4分)

(2)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思想有何关系?请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证明。6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伏尔泰对人类社会的作用。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与宗教改革相比有何进步之处?(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二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第三册《周易程氏传》

材料三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矣。

——李贽《焚书》

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张,作者为什么会提出这一主张?(4分)

(2)材料二宣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这些观点的目的何在?(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李贽的思想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下列东西方文学作品中同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有(    )

①《西风颂》②《儒林外史》③《红楼梦》④《人间喜剧》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米米奇妙屋”、“快乐男声”等电视节目分别受到儿童和青少年电视观众的欢迎,这主要说明了电视具有(    )

A.艺术鉴赏性   B.传播信息作用  

C.娱乐功能    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查看答案

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