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向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 )
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
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
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
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们的控制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
材料二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些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了最纯洁的道德之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有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时代,那就是人们遵从孔子法规的时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材料三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狂人日记》
材料四 中国文化虽然是一种相对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是,从主流走向来看,在面对世界不同的文化体系时却能够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
——张阿利《文化新格局建构的历史根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怎样的财富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伏尔泰为什么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4分)
(3)材料三反映了鲁迅的什么思想?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