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目的是

A.证明中国进行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指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原因

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的描述中可知,梁启超创作《变法通议》的主要目的是倡导变法图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强调中国必须进行政治改革。所以答案选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3年,上海《申报》载有“上海虹口发昌号铜铁机器车房”的广告,之后该厂又刊登广告,称“专造大小火轮机器,已经造起数艘,快马如飞……有小火轮出售,由英国来的”。据此可推断发昌号

A.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B.受外国资本控制

C.是洋务派开创的近代民用工业       D.已是近代性质的企业

 

查看答案

观察下列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它们反映出该时期绘画领域的主要特征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文人画流行     B.风格多样化    C.宫廷画活跃    D.趋向世俗化

 

查看答案

明代漳州名士张燮在《东西洋考》一书中提到:“顾海滨一带,田尽斥卤,耕者无所望岁,……贫者为佣,弈博升米自给。一旦戒严,不得下水,断其生活,若熟悉自古力势不肯抟手困穷,于是所在连结为盗,溃裂以出,其久潜踪于外者,既接纳不敢归又连结外夷,乡导以入。”材料主要反映了

A.闭关锁国的影响                   B.小农经济的脆弱

C.海禁政策的恶果                   D.明朝社会矛盾的激化

 

查看答案

《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尚书·周书·泰誓上》:“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道德经》二十五章:“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上述材料共同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人文精神       B.民本思想      C.天人感应      D.唯物主义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蒋梦麟在《苦难与风流》中写道,蔡元培主持北大时,“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同样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谈。”

材料二

陈独秀强调,人类“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他不仅认为,“西洋除自然科学外没有别种应该入我们东洋的文化”;而且主张,全世界都只应该专门研究科学,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空谈哲学的时代了”。

蔡元培说:“现在中国人多不知科学为何物,最先要输入科学思想。”“科学发达以后,一切知识道德问题,皆得由科学证明,与宗教无涉。”理有固然;但科学仍然有自己“所不能解答之问题,如宙之无涯矣,宇之无终始?宇宙最小分子果为何物,宇宙之全体为何状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便需归于哲学。……因之,哲学既以科学为基础,闻时又成科学的归宿。科学不可能代替哲学,二者只能相辅相成。

——《角色·十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时倡导的办学方针及其实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陈独秀与蔡元培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问题”认识的异同。(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