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的失利加剧了德国内部的危机,在战争的最后一年里,德国政治危机的主要表现有( )
基尔港水兵起义 ②土地荒芜,商品短缺
③爆发“十一月革命” ④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严重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德国在战前制订“施里芬计划”打算速战速决,但过低估计了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下列因素中德国没有估计到的是( )
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 ②俄军短时间内投入战斗
③英军很快参战 ④日本参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
为赢得战争的胜利,一战期间德军在德法边界修建了坚固的“兴登堡防线”。该防线被协约国军队全线突破是在( )
A.1915年底 B.1916年初
C.1917年4月 D.1918年10月
十月革命发生后成立的苏俄政府与同盟国签署的《布列斯特和约》( )
A.使德国把军队从东线调回西线发动新的攻势
B.促使美国放弃“中立”政策转而对德宣战
C.加速了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进程
D.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军事力量
“我们(参战)的动机并不是复仇……而仅仅是主持正义和维护人类权利,我们只不过是这种正义和权利的诚实的捍卫者。”对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美国参战动机的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
A.美国参战的目的是捍卫人类的正义和权利
B.美国参战是为了帮助进行正义战争的协约国集团
C.战争态势的发展对协约国不利促使美国急于参战
D.美国认识到如果德国获胜必将是其争霸世界的强劲对手
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一战爆发后的第四天发表讲话,申明美国中立是“显示出极为冷静的判断、高贵的自制和有效的公正的行动”。美国采取这一立场的目的是( )
A.希望英德两败俱伤,乘机扩大殖民地
B.借此与双方进行贸易,扩充美国的实力
C.国土远离欧洲战场,抵制列强插足美洲
D.保持经济高速增长,避免战争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