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种“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 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
C.从百家争鸣到思想统一 D.从奴隶制到封建制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 )
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 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
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 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有学者指出,(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创制”的含义是( )
A.推行王位世袭制 B. 实行宗法分封制
C.确立世卿世禄制 D.实施中央集权制
鼎(右图)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依据西周的礼制,天子殉葬用九鼎,诸侯七个,在春秋时期诸侯墓中出现九个鼎的现象,这说明( )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迷信
C.等级秩序遭到破坏 D.青铜铸造业发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英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英国政府不能漠视中国人民的政府已有效地控制了中国大陆这一事实,英国在华实际利益超过了任何其他西方国家,……12月以后,缅甸、印度、巴基斯坦三个英联邦成员国接连宣布承认新中国,英国迫于形势压力,终于在1950年1月6日,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
——郑启荣、孙洁琬《试论1945——1954年英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
材料二: 1948年5月,斯大林对即将派往中国解放区的苏联专家小组组长说:“我们当然要向新中国提供一切可能的援助。如果社会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我们两国沿着相同的道路前进,那么,就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是有保障的。因此,对于援助中国共产党人我们不能吝惜自己的努力。”
——伍修权《在外交部八年的经历》
材料三: 1950年,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了中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方面的全部合作,确认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有效期为30年。1980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30年期满后,不再延长。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
(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承认新中国的主要原因。(6分)英国承认新中国在当时对中英两国分别有怎样的影响。(4分)
(2)材料二表明苏联对中国革命的态度是什么?(2分)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3)材料一、二中,苏联、英国承认新中国的含义是否相同,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5分)
(4)材料三中,1980年全国人大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表明新时期我国奉行了什么外交政策?(2分)总结中国对外关系史,你认为对当今我国制定外交政策有哪些历史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