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

《元史·百官志三》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置院使二员,同知二员,副使二员,经历二员,都事四员,管勾一员,照磨一员”。“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以下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宣政院得名于元朝招见吐蕃使节的地点      

B.宣政院机构简单、精干,办事效率很高

C.宣政院是管理与唐朝政府来往的吐蕃政权机构

D.宣政院是管理西藏宗教和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

 

D 【解析】 试题分析:元朝时期在中央大都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藏族地区的事务,标志着西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根据“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也可以看出这点,因此选D 。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古代雅典司法制度中,为防止法官个人意志左右重大的司法判决而导致社会不公情形出现,雅典实行了随机从公民中抽取数十人乃至数百人组成陪审团对案件独立表决的制度。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防止官员滥用司法权力    B.公民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私有产权    D.司法人员缺乏法律素质

 

查看答案

元代《中庵集》卷十五中记载:“天子理万物,不能独为,责之中书。中书,所以行天子之令,而制裁天下者也,其事权不可不专。”这反映了元朝(     )

A. 皇权被削弱     B. 相权得到加强     C. 中书省独揽大权    D. 中书省职能专一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史》中指出:在西周分封制度下,同姓集团授予封土,赐之以氏。当时,姓、氏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到战国以后,姓氏的分野逐渐消失,平民逐渐获得姓氏。下列各项与“平民得姓”关系最直接的是(     )

A.郡县制度的发展     B.小农经济产生  

C.儒家思想的发展     D.宗法制度的影响

 

查看答案

曾有史书记载项羽火烧阿房宫,但有学者认为历史上根本不存在阿房宫。某同学为探究此课题,准备前往实地考察,他应去(     )

A.陕西省         B.山西省        C.河南省      D.河北省

 

查看答案

  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井田制的推行  

C.宗法制的衰落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