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8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8分)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治理最好的国家”。“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我国宋元时期的科学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

材料二  17世纪末至18世纪末,欧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将中国作为参照,探讨欧洲的诸多问题。……在官僚制度方面,他们对中国科举制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种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科举制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材料三

满分5 manfen5.com

注: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的利弊得失作出全面评价和总结。他与传教士利玛窦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创立了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许多名词。

材料四  早在19世纪末,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宋元明清时期传播到欧洲的文化成果及其对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欧洲国家的“中国热”反映了当时欧洲社会怎样的时代要求?(12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晚明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四,概括当时中国生活习俗演变的特点。(6分)

(4)从“东学西渐”到“西学东渐”的历史变迁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6分)

 

(1)成果及影响: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条件;印刷术有利于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火药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科举制度,成为启蒙思想家反封建的锐利武器。(8分) 时代要求:反映了提倡理性,尊重人权,反对专制和特权,追求民主平等。(4分) (2)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机,开阔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眼界,对科技文化进行了总结。(4分) (3)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风尚崇洋。(6分) (4)不同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推动各自的发展;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6分。任答其中3点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分析能力。简述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与科举制对西方社会发展的作用;用阶级分析法,分析欧洲由封建进入资本主义的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反映了提倡理性,尊重人权,反对专制和特权,追求民主平等。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依据材料“晚明时期出现了一批科技精英,会通中西的徐光启是杰出的代表之一”,概括归纳即可。从材料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叙述西学的传播对中国科技文化的影响。 (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抓住关键句“随着西方商品对民众生活模式的冲击,趋洋附西的倾向就在时势的流变中推动着生活习俗的演变”概括当时中国生活习俗演变的特点: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社会风尚崇洋。 (4)本题主要考察的是阐述和论证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中西方文化交流来论述,言之有理即可。不同文明之间只有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才能推动各自的发展;多元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影响历史发展变迁的重要因素;文明之间的交流是历史发展永恒的主题之一。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的商业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生产的专业化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为提高的基础上的。宋代城市的数量和规模都较前代有较大辐度的扩展,城市人口大量增加。

——史仲文主编《中国全史》

材料二   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三   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材料四   宋代的都市化也反映货币经济的发展。宋朝铸造的铜钱超出唐朝时的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宋真宗年间出现民间发行的“交子“,是世界最早的纸币,后来为政府接办。

——孙隆基《鸟瞰中国千年史》

材料五   经济、文化中心、政治中心的转移,常常导致城市的盛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自五代后梁建都以后日益繁华兴盛,到北宋时已发展为当时世界上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六   美国在1790年第一次人口统计时,城市人口占全国的5%,只有两个大城市达到2万人口的标准:纽约3.3万人,费城2.85万人,第三大城市波士顿只有1.8万人。这比同期的西欧城市逊色许多(此时伦敦人口已经逼近百万)。但是到1860年-1900年,城市人口比例由19.8%上升到39.6%;城市数量也显著增加,人口10万以上的城市由9个增加到38个。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1.2%。由此可见美国城市化速度的惊人。……. 但是城市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诸多严重的城市问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卫生状况恶化,污染严重,贫民窟大量出现,种族隔离与种族冲突,等等,使城市一时成为“风暴的中心”。1879年,纽约的贫民窟住宅为2.1万个,至1900年增加到4.3万个,容纳居民数量也达到150万,而其时整个纽约人口还不到400万。

——王旭《美国城市史》

(1)根据材料一、二、五,概括东京城市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6分)

(2)依据上述材料,以东京为例,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6分)

(3)依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分析促进美国城市迅猛发展的原因和美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贫民窟大量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怎样应对城市贫民问题。(12分)

 

查看答案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  )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                 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                 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查看答案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

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B.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

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

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查看答案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中国和西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

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