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之士,自有国学及府县之学,而此外...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元之士,自有国学及府县之学,而此外又有书院者,盖学校多近于科举,不足于餍学者之望,师弟子不能自由讲学,故必于学校之外,另辟一种讲学机关。其官立者,虽有按年积分之制,而私家所设,或地方官吏自以其意延师讲授者,初无此等拘束,故淡于荣利,志在讲求修身治人之法者,多乐趋于书院。此实当时学校于书院之大区别也。宋时州县学校,皆有田产,以赡学者。然以属于官吏,亦可为强权所夺。……若书院创自私人者,其田产当然属于书院,不致为政府没收。……故当时定令,各地虽皆有学校,而士大夫仍于学校之外增设书院,不以并行为病,是亦书院与学校异趣者也。

    ——摘编自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清末书院的改革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整顿、改良旧书院:主张裁减旧的诗文词章之学,在保证传统的经史之学的基础上,“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与夫一切有用之学,统归格致之中,分门探索,务臻其奥”。

(二)另建新型书院:如上海格致书院,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

(三)将旧书院改造为新式学堂:始于1896年刑部侍郎李端菜在《请推广学校折》中建议:“令每省每县各改其一院,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然后再逐渐推广。于1901年8月下令将各地所有书院一律改为学堂。至此,延续千年之久的中国古代书院即告结束,以后虽仍有以书院命名的,但已是属于新教育范畴了。

   ——摘编自《中国教育史》网络课程

据材料一概括宋元书院与官学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书院兴盛的原因。(10分)

(2)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10分)

 

(1)不同:书院志在修身养性,淡于荣利,而官学为科举服务;书院是自置田产为主,而官学田产可为强权所夺;书院学术自由,学风活跃,而官学生员不能自由讲学。(6分) 原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尚文治、重学术之风的政策推动;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印刷业的发达;官学的衰落;科举制度的腐败等。(4分,任意四点即可) (2)新变化:由新旧书院并存到一律改为新式学堂;新书院聘请西方学者,中西兼学;教学面向现实,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标;分门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4分)      影响:冲击了封建守旧思想;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有利于培养实用性新式人才;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等。(6分,任意三点即可。如学生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的,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表述“故淡于荣利,志在讲求修身治人之法者”,“宋时州县学校,皆有田产,以赡学者。然以属于官吏,亦可为强权所夺。”,“而士大夫仍于学校之外增设书院,不以并行为病,是亦书院与学校异趣者也”,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得出宋元书院与官学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书院志在修身养性,淡于荣利,而官学为科举服务;书院是自置田产为主,而官学田产可为强权所夺;书院学术自由,学风活跃,而官学生员不能自由讲学。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社会经济的发展;尚文治、重学术之风的政策推动;理学的发展和成熟;印刷业的发达;官学的衰落;科举制度的腐败等。 (2)根据材料二表述“推广功课,变通章程,以为学堂”“兼习算学,凡天文、地舆、农务、兵事”,“聘请西方学者教授格致之学(即自然科学技术)”,“后分为矿务、电务、测绘、工程、汽机、制造六学,学生可任取某学,逐次讲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得出近代书院教育的新变化体现在:由新旧书院并存到一律改为新式学堂;新书院聘请西方学者,中西兼学;教学面向现实,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标;分门教学,学生可自由选择课程。近代书院的这些变化,带来了很重要的影响,对于中国的近代化具有推动作用,其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冲击了封建守旧思想;有利于传播西方先进文化;有利于培养实用性新式人才;推动了教育的近代化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教育·宋元书院与官学;近代中国的教育·近代清末书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以下材料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中关于“一五计划”的总结摘要。

1933年,斯大林同志在党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委员会一月联席全会上作的报告,对第一个五年计划作了总结。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党和苏维埃政权在过去这一时期,在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取得了如下的基本成绩。

(一)苏联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因为工业产值在国民经济全部生产中的比重已增长到百分之七十。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消灭了工业领域的资本主义成分而成了工业中唯一的经济体系。

(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消灭了农业领域的富农阶级而成了农业中的统治力量。

(四)集体农庄制度消灭了农村中的贫穷、困苦现象。

(五)社会主义体系在工业中消灭了失业现象,在一些生产部门里保持八小时工作制,在绝大多数企业中已改为七小时工作制,在有害于健康的企业中规定了六小时工作制。

(六)社会主义在国民经济一切部门的胜利消灭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七)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这些成绩的意义,首先就在于它们使工人和农民彻底摆脱了剥削的桎梏,并为苏联全体劳动者过富裕而有文化的生活开辟了道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一五计划”的总结中任意一条的看法,并阐述理由。(看法要明确,理由可多角度展开,符合历史事实)

 

查看答案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 联邦领土由下列各邦组成:普鲁士与洛恩堡、巴伐利亚、萨克森、符登堡、巴登、黑森……律贝克、不来梅和汉堡。

    第二条 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五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帝国法律应取得两个议会必要的和充分的多数的同意。

    第十一条 皇帝……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摘编自《l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材料二  1905年、1907年清政府两次派出以政府高级官员为首的政治考察团赴欧美和日本等西方国家进行考察,它拉开了清末预备立宪的序幕。在考察中,考察团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用心、仔细。……最终,在立宪问题上,清廷采取了师仿德日的政体模式。

   ——摘编自柴松霞《清末五大臣对德国宪政的考察》

    材料三  清末新政时期,中国“依法治国”的首倡者、近代法律学先驱沈家本参照西方各国法律,建立了近代法律体系和律法制度,包括制定了《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大清新刑律》、《民律草案》等根本性大法,分别在程序法和实体法领域为后来的法律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它们)废除了中国传统法律中的旧名词,西方已习以为常的禁止刑讯、实行陪审和律师制度、改良监狱等也逐步进入中国法律体系。

清末新政法律体制改革……是中国法律史上前所未有的革命,趾高气昂的中华法系第一次低下头来学习各国法律优长,为此后中国法律走向规定了大致不变的路线图。

   ——摘编自马勇《晚清二十年》

据材料一,概括宪法所赋予德意志帝国皇帝的权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宪法的影响。(10分)

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的考察团“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用心”的原因。结合材料三概括清末法律改革的特点,并谈谈你的认识。(10分)

 

查看答案

下面两幅美术作品分别属于哪一个美术流派?(   )

满分5 manfen5.com

A.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       B.印象画派和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D.新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

 

查看答案

随着世界金融领域的逐渐开放,各国的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等已经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巨大交易网络……1992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对英镑发起攻击,结果,英国损失惨重,而他本人却收获了10亿多美元。1997年,他又冲击东南亚金融市场,使东南亚经济一夜之间回到起飞前。材料主要反映了(   )

A.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

B.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C.经济全球化由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

D.经济全球化威胁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

 

查看答案

1950年法国政府提出舒曼计划后,英国对其态度是参加而不作承诺。6月1日,法国政府向英国发出最后通牒,限它24小时内决定是否参加讨论舒曼计划的巴黎会议,并对建立煤钢工业的超国家权力机构作出承诺。最终,经英国内阁紧急会议讨论,决定不参加巴黎会议。英国这样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

A.议会是英国国家权力的中心,内阁无权决定有关事务

B.二战后,英国和德国的和解进程落后于法国和德国

C.英国希望维持对西欧国家的领导,不接受法国的通牒

D.英国不接受建立在“主权让渡”基础上的超国家机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