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群众具有最高权力;政事裁决于大多数人的意志”是雅典政治的本质特征。从职能和地位看,古希腊设置的国家机构中最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
A. 陪审法庭 B. 公民大会
C. 十将军委员会 D. 五百人议事会
下列史料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的是
A. “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史载,魏晋时设中正,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中正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由此可知,政府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A. 巩固门阀士族统治 B. 加强中央集权
C. 保证选官的公正性 D. 注重门第家世
有史学家认为,“汉朝的宰相是颇有实权的。全国的政治,都以相府为总汇,…自霍光秉政,自领尚书,宰相都用年老无气和自己的私人,政事悉由宫中而出,遂不能有正色立朝之臣。”上述材料反映作者主要的观点是
A. 汉武帝初设中朝制度起到了加强专制皇权的作用
B. 尚书省作为三省之一主要掌握政府行政之执行权
C. 皇权的加强和相权的削弱反映古代政治发展趋势
D. 相权的削弱是导致西汉后期政治腐败的重要原因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一曰( )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 ”括号中应为
A. “立子立嫡” B. “世卿世禄”
C. “封建亲戚” D. “敬天法祖”
(20分)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的欧洲与中国在思想领域都发生了一系列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17世纪的中国,时当明中叶以后,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二 在17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17世纪的“双元革命”。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系统知识,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启蒙运动随之而起。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我们从两个角度来审视启蒙运动。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开创者和追随者对他们所继承的那个世界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另一方面,启蒙运动的倡导者试图为更为清晰可靠的理解这些问题奠定充分基础。总之,启蒙运动乃是在批判与创新的大破大立之中展开。”
——《启蒙运动百科全书》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指的是什么,(2分)并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想的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科学革命产生的思想条件是什么?(2分)科学革命如何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启蒙运动是如何“大破大立”的。(4分)启蒙运动的“创新”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