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都说过,...

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只能是由许多共和国组成一个邦联或者一个强大的君主国或贵族统治的国家。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

——《美国的历程》

(1)据材料一,“新型的共和国”创新的表现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辛亥革命的悲惨结果可由以下因素来解释:组成官僚的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中国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尽管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确发生了变化,但其变化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对西方作出反应的其他国家。部分人试图在中国建立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由于他们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因此它们很快就在中国的政治现实面前土崩瓦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你是否同意“革命派建立的制度显然对中国人民毫无意义”这一观点?结合所学说明理由。(10分)

(3)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建设的认识。(2分)

 

(1)总统制联邦制的民主共和制政体。 (2)原因: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 观点:同意。理由: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 观点:不同意。理由: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立足国情;不断创新。(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能够在全国范围内体现责任代议制的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题考查的是,美国独立后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体,建立了一个新型共和国,即建立起了总统制联邦制的共和制政体。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得出,辛亥革命既成功了,又失败了。本题考查的是辛亥革命“失败”这一层次,结合所学知识,关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而就材料二本身,可以归纳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向西方学习的进程缓慢;照搬西方体制。关于第二个问题“是否同意”,属于开放性题,可同意,也可不同意,理由可以分别这样组织,即观点:同意。理由:共和体制有名无实;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等。观点:不同意。理由: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 (3)综合上述材料信息,可知,两则材料都是关于民主政治建设方面主题的,关于民主政治建设建设,可以吸收他国经验,借鉴他国模式,但不能够全盘吸收和完全照搬,因为每个国家的具体国情不一样。即便在同一个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其具体国情还不一样。因此,国家在发展、健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务必立足本国国情,适当借鉴和吸收他国经验及模式,与时俱进,做到适当创新和发展。 考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中华民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家是文明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国家政权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时代不同而各具特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以征服其他国家为职志,其所拟之消灭者仅是对方的王室与贵族,秦王本身的重要卿相,却全属客籍,即统一天下之后亦然。秦之记录里看不出人民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新中国的政治制度确实照搬过苏联模式,但在一些基本政治制度方面却从未照搬过苏联模式,恰恰强调要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如:在选举方式上,1953年选举法规定: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无记名投票与举手表决相结合,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几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等。正是这些灵活变通方式适应了当时国情下的民主选举之需。

——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避免 “因原有国籍而受亲疏歧视的待遇”秦采取的政治举措及其历史进步性。(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 “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建国初期中国选举方式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国家政治制度建设的立足点。(2分)

 

查看答案

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列强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

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日本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所占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英国、美国、美国                     B.美国、日本、美国

C.英国、日本、美国                     D.美国、英国、日本

 

查看答案

根据何顿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我们像葵花》中有这样的一个组镜头:男主人公冯建军的养父冯清明在下雨天收衣服时,不小心用晾衣杆碰破了家中挂着的毛主席画像,随后即被无端关押十多年。在看到这组镜头时,作为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你认为对此应怎样解释才正确(     )

①作为小说和影视作品的内容,这一段内容纯属虚构 ,毫无根据。

②根据这样的情节来判断,这一组镜头反映的社会背景应该是在“文革”开始后不久

③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这反映了当时我国法制建设遭到破坏的情形

④冯清明破坏毛主席画像的事实,表明当时中国的确存在大量的反革命分子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学者汪辉在谈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时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中国家主权的单一性与以人民政治为中心的社会体系的形成是区别于王权条件下的朝贡体制的关键之处。我把它看成是帝国的遗产、民族国家与社会主义价值的综合”。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村民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光绪皇帝的外语老师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在《随使法国记》 中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指微不足道的造反)”该史料(     )

A.是研究巴黎公社的第一手史料,观点正确可信

B.有助于国人第一时间了解巴黎公社,促进中法交流

C.从中国立场和角度,吸取巴黎公社革命的教训

D.受囿于目击者的身份,未能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