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英国布莱尔首相和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两个人物的表达正确的是 A.布莱尔的权力...

关于英国布莱尔首相和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二世两个人物的表达正确的是

A.布莱尔的权力受到伊丽莎白二世的制约

B.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以布莱尔为首的内阁就一定要下台

C.议会通过的议案,伊丽莎白二世基本无权否定

D.伊丽莎白二世有权选择内阁成员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英国国王只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统而不治,A项错误。如果现在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根据英国法律布莱尔内阁可能下台,也还可以解散下院重新选举,B项错误。程序上是由女王负责任命大臣。但事实上女王不能任意选择大臣、官员,D项错误。女王能够合法地批准或否决法案,但是自1707年以来就从来没有一个英国君主曾经否决过法案,C项正确。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梭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赋予各等级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此项措施的积极意义在于

A.违背了自然界的很多法则,      B.打破了贵族强调出身的世袭原则

C.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导致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查看答案

三省六部制的实行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其完善表现在:

A.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B. 废除了宰相,中央官制出现重大变革     

C.三省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       

D. 政府决策呈现民主化趋势

 

查看答案

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的含义是

A.封建制度       B.分封诸侯国   

C.王位世袭制  D.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本题满分14分)

戊戌变法是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特定的背景下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材料二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材料三  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在近代变革与守旧的理论斗争和文化冲突中,主变者一直没有建立起系统的变革理论体系,没有真正突破传统话语,所以只能一直居于守势,往往只有招架之功。……与洋务派相比,维新派相当重视意识形态重构,他们从古今中外变法图强的历史中为变革寻找合理性,特别是引入达尔文的进化论,成为有力的思想武器。但在戊戌时期,这种意识形态的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         

——雷颐《维新的挫顿》

材料四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维新派变法的失误之处。(4分)

(2)依据材料三,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重构工作才刚刚开始”的含义。(6分)

(3)材料四是如何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4分)

 

查看答案

(本题满分17分)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明夷待访录•财计三》

材料二  郑观应主张“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商务者,国家之元气也”“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

张謇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实业亦必有的,……何在?在棉铁,而棉尤宜先。”“国人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较赔款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材料三   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的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英国《航海条例》(1651年10月)

材料四  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  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两段引文所体现的不同经济思想,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和郑观应两人思想认识的异同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英国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