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筷子一词最早出现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它原称“箸”,由于舟行讳“住”, 故把“箸”...

筷子一词最早出现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它原称“箸”,由于舟行讳“住”, 故把“箸”改为“快儿”,此后,筷子一词从苏州流行到全国,由此可以推断,筷子一词流行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      

C.社会风俗影响        D.苏州航海业发达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它原称“箸”,由于舟行讳“住”, 故把“箸”改为“快儿”。据此可知它与航运业发展相关,体现了人们希望加快航船速度的愿望。古代航运业主要服务于商业,因此筷子一词流行主要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B符合题意。明中后期实行海禁政策,因此苏州航海业发达表述不符合事实,排除D项。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和封闭性,这与筷子一词从苏州流行到全国现象不符,排除A项。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俗,排除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和特点·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内河航运与商品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查看答案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查看答案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10)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6分)

 

查看答案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主体制和随之而来的自由,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演变。根据近代早期的英国法律,表达对政府的批评言论,无论书面还是口头,都会受到惩罚。英国殖民者将上述法律带到了大西洋彼岸。1735年,纽约报纸发行人彼得·曾格,因发表批评纽约总督威廉·科斯比的言论,而受到指控,罪名是煽动诽谤。但是,曾格的律师成功地说服陪审团判曾格无罪,理由是曾格所发表的情况属实。科斯比诉曾格案成为一个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案例。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条修正案》规定,国会不得制定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的法律。“言论和出版自由”是人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民主社会的基石之一。由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权利引申出一个新的权利诉求:“人民知情的权利”,即禁止政府对公众获取信息的来源加以限制。人民知情的权利与新闻自由密切相关。“如果把民主体制理解为亚伯拉罕·林肯所说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那么,政府的事务实际就是人民的事务,而这也是自由的新闻机构的角色与公民的民主关注的汇合点”。

——摘编自梅尔文·乌罗夫斯基《人民的权利——个人自由与权利法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新闻出版自由权利得以确立的历史条件。(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言论和出版自由”是美国民主社会的一个基石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败后光绪帝痛感危亡在即,锐意变法,他曾对庆亲王奕劻说:“太后若仍不给我事权,我愿退让此位,不甘做亡国之君。”18956月,光绪帝读康有为的上书深受启发,遂于1895年至1897年间屡颁改革性质的法令。1898611,慈禧太后面告光绪帝:“前日御史杨深秀、学士徐致靖言国是未定,良是。今宜专讲西学,明白宣示。”于是,光绪帝颁布了变法诏书。15日,慈禧太后迫使光绪帝下诏将他的老师翁同龢开缺回籍,并令授任新职的高官大员,须向慈禧太后谢恩。16日,光绪帝在一度“战栗变色”后,仍如期召见康有为,商讨变法事宜。94,光绪帝下令将阻止变法的礼部尚书怀塔布等6人革职,后又把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光绪帝为推行变法所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戊戌变法中光绪帝的作用。(1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