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废丞相、设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乾隆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筷子一词最早出现明朝中后期的苏州, 它原称“箸”,由于舟行讳“住”, 故把“箸”改为“快儿”,此后,筷子一词从苏州流行到全国,由此可以推断,筷子一词流行主要得益于
A.小农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发展
C.社会风俗影响 D.苏州航海业发达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代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式锦”。这表明
A.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唐代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C.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日益深入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息是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材料二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爱因斯坦对科学发展的重大贡献。(10分)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主要观点。爱因斯坦和邓小平在论述科学作用时的侧重点分别是什么?简要分析其成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