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 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19世纪60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1883年,又说:“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体西用 B.中体西用 君主立宪
C.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主共和 D.君主立宪 民主共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禅学也,不取之五经而但资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这一观点主要强调了
A.应彻底抛弃宋明理学 B.对儒家思想、理学进行批判
C.孔孟之道与理学都有可取之处 D.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由此可见他们主张的最大区别是
A.“理”是否万物的本原 B.求“理”的方式
C.对待孔孟儒学的态度 D.“孝亲”的方式
宋代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同时向下层社会普及形成了颇有特色的世俗文化。导致宋代文化向下层平民社会普及的主要原因是
A.宋代重文,文人阶层壮大 B.理学的兴起,使文人更注重内心的修养
C.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兴起 D.社会危机严重,士人群体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