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 材料一 :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

材料二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材料三  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评价,学术界有不同的声音。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认为北魏政权的衰落和灭亡缘于“汉化”政策;而当代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却认为:孝文帝改革“不期然的做了中国再统一的工具”。

请回答:

(1)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经济政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主要影响?(7分)

(2)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什么措施?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4分)

(3)你同意材料三中哪种观点?说明同意的理由。 (5分)

 

(1)思想:重农抑商。(1分) 影响:增强了秦国的综合国力,为后来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重农抑商政策后来成为中国封建统治者的基本国策,有效维护了封建统治,但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6分) (2)措施:均田制。(1分) 原因:百姓贫困;人民流离失所;土地兼并现象严重。(3分) (3)观点:同意赵翼,认为北魏政权的衰落和灭亡缘于“汉化”政策。(1分) 依据:北魏推行“汉化”政策放弃了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改鲜卑族的勇武之风为汉人的文弱之气,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造成了鲜卑族内统治阶层的分裂,失去了统治的根基,最终导致国力日衰。(4分) 观点:同意黄仁宇,认为改革对国家的再度统一有重大意义。(1分) 依据:汉化政策改变了北魏落后的面貌,有利于北方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为隋唐大一统奠定基础。(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分析史料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 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等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第二小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影响,积极从对秦国统一六国以及对封建社会影响角度分析,消极从阻碍商品经济发展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下诏均给天下民田”的信息可以归结出答案;第二小问同样依据材料概括,依据材料二中“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的信息来概括答案。第(3)问属于开放题型,属于历史观点评述题,作答时先说出观点,然后依据所学给出相应的论据,同意赵翼的观点从“汉化”导致本民族内部分化及国力衰微的角度作答;同意黄仁宇的观点从经济、政治以及民族关系视角组织答案。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特点及影响;历史上重大改革•孝文帝改革•特点及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右图是华北人民邮政发行的《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28周年》纪念邮票,它主要纪念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理论建设的主要贡献是

满分5 manfen5.com

提出“一化三改”理论

发表《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

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 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B. 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 教育领域出现了左倾冒进倾向

D. 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查看答案

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查看答案

官吏腐败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防止官员的腐败,大批网民提出对重要官员加强监督与制约,相关理论应查阅

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

C.《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D.“九十五条论纲”

 

查看答案

右图是《柏林日报》刊登的一则征婚广告,这则广告应出现于哪一时期

满分5 manfen5.com

A.古罗马

B.15世纪以前

C.15世纪

D.16世纪以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