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百度百科

材料二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1860年……改革使斗争空前激烈,俄罗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它是把西方模式作为“现代化的普世道路”而遵循前进,还是找一条“俄罗斯特殊性”之路?这就是此后半个世纪展现在俄罗斯大地上的基本事态,它涉及思想与文化斗争,政治与经济斗争。

——钱乘旦《现代化的特殊性道路》所作序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的社会问题。(6分)

(2)材料二康有为提出的政治主张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的政治措施与其相比有何差别?(1分)说明了什么?(1分)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俄中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有何不同。(3分)

(4)材料三把戊戌变法作为“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的理由是什么?(2分)材料四俄罗斯改革的特殊性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2分)

 

(1) 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农奴制度的阻碍;工农运动动摇了农奴制度的基础;民主革命思潮动摇沙皇的统治;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加剧社会危机 。(答对3点即可得6分) (2)主张:实行立宪政治(君主立宪制);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2分) 差别:只有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改革。(1分) 说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1分) (3)俄国侧重解决内部机制,重点废除农奴制;中国侧重解决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3分) (4)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2分) 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为封建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或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实际上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回答时首先要分析材料“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仍是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奴制国家,农奴生活极其贫困,没有人身自由,没有购买力,造成国内市场狭小,自由劳动力缺乏,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及所学归纳面临的社会问题 (2)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活动以及主张与实践之间的差别和原因。从材料“……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可知其主张。联系戊戌变法的内容可归纳其差别。从阶级力量对比分析原因。 (3)本题主要考查中俄两国在进行改革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的差别。依据所学可知,尽管两国都是落后的国家,但俄国主要是内部农奴制的危机,不存在威胁国家独立自主的问题;而中国不仅内部矛盾重重,经济落后,而且外部遭受到列强的侵略与掠夺,面临双从任务:救亡与发展。 (4)本题主要考查两国的改革对两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我们知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戊戌变法无可奈何的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意义重大,因为“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而俄国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一个封建军事性的帝国主义国家或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的国家。 考点:戊戌变法·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百日维新的内容;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9世纪中叶的俄国·农奴制的危机;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真宗成平四年,有司言减天下冗吏十九万五千余人。所减者如此,未减者可知也……刘晏(唐朝人)以一千二百万贯供中原之病而有余,今以三千六百万贯供川陕一军而不足。

—— 赵翼《廿二史札记》

材料二 王安石对宋神宗说:“今所以未举事者,凡以财不足故。故臣以理财为方今先急……。又论理财以农事为急,农以去其疾苦,抑兼并,便趣农为急,此臣所以汲汲于差役之法也。”

——摘自《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20

材料三 朱熹尝论安石“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躁迫强戾,使天下之人,嚣然丧其乐生之心……。”

——摘编自《宋史·王安石传》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宋的什么问题?(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所说的农民疾苦是什么?(2分)为解决农民的疾苦采取了那些措施?(2分)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影响?(3分)

(3)概括指出材料三中朱熹分析的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4分)

 

查看答案

(17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至于其他方面,梭伦把公民按照他们的地产和收入分为四个阶级……只有三个上等阶级的人才能担任一切官职;只有第一阶级的人才能担任最高的官职。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材料三: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人民版教材

材料四 当梭伦成为政事的领导者的时候,他就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他又制定法律,下令取消公私债务,其法案曾以“解负令”闻名,意即人民卸下他们的重担。有些人想用这些事情来毁谤梭伦,事实是这样的,当梭伦要制定解负令时,他曾预先告诉一些贵族,后来,像同情平民的人所说的那样,他被他的朋友以谋胜算了,但打算毁谤他的人就说他自己也取得一份。因为这些人借了钱,买来许多土地,等到不久以后实行取消债务时,他们都成了富翁;据说后来以祖传财富闻名的那些家族就是起源于此。

-—亚里士多德关于梭伦改革的论述

请回答:

(1)有人说,商鞅变法通过限制特权来追求社会的公平与公正。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保障这一思想实现的方式。(1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场改革划分等级的标准。(2分)各适应了那个阶级或阶层的政治需要?(2分)

(3)根据材料一、三,比较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内容中经济政策的主要不同。(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对本国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产生的不同影响。(4分)

(4)材料四中对梭伦的不同评价主要围绕哪一问题?(1分)为何会出现两种不同评价?(2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查看答案

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的结果为:重工业完成计划的121.39%,轻工业完成85.4%,农业完成76.9%。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农、轻、重比例失调            B.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结果

C.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            D. 追求发展的速度和效益

 

查看答案

下列对赫鲁晓夫改革的评价,正确的是

A.彻底冲破了个人崇拜的束缚      B.试图突破旧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

C.开垦荒地和玉米运动成效明显    D.农业方面成效明显,工业方面无所作为

 

查看答案

据统计,农业集体化政策推行后,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苏联农村中的牲畜,牛减少了2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A.经营方式落后、缺乏后劲        B.国家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敌人破坏及自然灾害严重        D.农业集体化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