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是土生之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新唐书·百官志》所言:“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据此,对古代宰相的理解错误的是:
A、宰相就是皇帝的总管家,替皇帝管理国家大事
B、宰相与皇帝是分开的,宰相是政府领袖,代表政府
C、皇帝与宰相是一体的,皇帝是主,宰相是辅
D、宰相只是协助,辅佐皇帝,决策权只掌握在皇帝手中
王充说:“(战国)六国之时,贤才为之臣。”这说明战国时期:
A、已实现了集权统治 B、分封制度趋于瓦解
C、选官标准已经改变 D、诸侯争霸不断加剧
宋代文天祥说:“本朝惩五季之乱,消除藩镇,一时虽足以矫尾大之弊,然国以浸弱,故敌致一州,则一州破。致一县,则一县残。”这说明:
A、宋代没能消除藩镇割据的危害 B、宋代中央集权软弱无力
C、宋因强化中央集权而导致积贫积弱 D、宋频繁的发动对外战争
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 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
B.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 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
D. 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2年日本颁布第一个教育改革法令《学制令》,文部省把大力发展小学教育,把普及国民义务教育作为实施《学制令》的首要任务,并投入大量的教育经费。并规定要开办工(机械、矿山)、农、水产、商业等10中实业学校,用以进行职业技术教育。1879年颁布了《教学大旨》突出强调日本文化教育的宗旨在于根据祖宗的训典,形成忠孝仁义的思想品德。《教育救语》则要求臣民“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
材料二 俄国1863年的《大学章程》和1864年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和《文科中学和中学预备学校章程》等教育章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开办各类实科学校,二是开办古典文科中学、陆军幼年学校和教会学校。沙皇政府规定、只有在古典文科中学毕业的学生才能升人大学学习。古典文科学校的教育,是使学生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古典学科上,修业期长达八年。实际上学生都是贵族的子弟。陆军幼年学校是专为帝俄军官和贵族子弟设立的、这类学校注重军人纪律、强调尚武精神,重视“忠君”、“爱国”思想的培养。与此同时,沙皇还保留了教会学校。此外,在1864年的《初等国民学校章程》中就明确规定,神学在各类学校教学科目中居首位、僧侣有但任教师的优先权。
(1)根据材料,概括俄、日教育改革的异同点。(8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俄、日教育改革对两国的影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