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末,某传教士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

清末,某传教士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表明(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D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解答此题要注意理解材料的含义和分析选项。由题干材料可知,作者认为,仅仅用追求功名利禄是无法解释“九十高龄仍参加科举考试”这一现象的,唯一可作解释的是“忍耐的禀赋”,即个人的人生态度。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学生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掌握情况。依据所学可知,所以应选D。 考点: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科举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记载,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知印,押正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材料直接反映了(  )

A.皇帝权力的加强         B.宰相权力的分割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查看答案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某学者评论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查看答案

龚书铎著的《中国社会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汉建国时,认为秦二世而亡与宗室无寸土上之封,无法以枝叶护本有关。”为此,汉初采取的行政制度是(   )

A.郡国并行制       B.行省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查看答案

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是有着严格等级规定的。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D秦国率先消除分封制走向集权统治

 

查看答案

(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近年,学术界对袁世凯的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其在辛亥革命中的影响。下面是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期间政治活动片段(时间均为1911年)。

10月10日 

武昌起义爆发,袁观望

10月20日 

袁要求:开国会,组责任内阁,解党禁,宽容起事党人,总揽全国兵权,宽与军费

10月27日 

诏授袁钦差大臣,节制陆海各军;隆裕太后拨内帑百万两济武汉军事;清军击败民军于汉口

10月29日 

袁致书黎元洪,首提和议

11月8日 

黎元洪复袁书,劝其附义,并允推为总统

11月29日 

袁电武昌答应停战;汪兆铭(注:革命党人)承袁父子之意,自北京密函武昌,主南北联合,清帝退位,举袁为总统,武昌军政府表示同意

12月9日 

袁令全国停战15日,后延长;黄兴回复汪电:袁如反正,举为总统

12月29日 

各省都督代表会集会南京,选孙文为临时大总统;孙随即电袁,暂代临时大总统,随时让位

——摘编自唐德刚《袁氏当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袁世凯与革命党对对方采取的不同策略,并分析其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袁世凯在辛亥革命中的政治活动。(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