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清史稿》载:“清大学士,延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雍正以...

《清史稿》载:“清大学士,延明旧名,例称政府,实则国初有议政处,以掣其柄。雍正以后,承旨寄信有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说明清朝初年(  )

A.内阁权力不断扩大                   B.军机处位高权重

C.皇权相权矛盾尖锐                   D.内阁权力受制约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有议政处,以掣其柄”反映了对内阁权力的制约,D项正确。A项与材料不符,BC两项材料无法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朝加强君主专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太祖时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分全国为十三路。太宗以边防、盗贼、刑讼、钱谷之任皆委于转运使,分全国为十五路。真宗时设置了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和监察,安抚使主持一路军事,而转运使专理一路财赋和民政。据此宋代转运使(  )

A.总揽地方军事、财政大权             B中央设置的监察地方的职官

C.其职责变化表明地方权力增大         D.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查看答案

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指三省首长)职,而假以他名。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    B.牵制君主权力   

C.提高宰相权利    D.提高行政效率

 

查看答案

“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此秦始皇(    )

A.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制度            

B.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C.设立丞相,辅佐皇帝处理政事        

D.推行郡县制,中央直接管辖地方

 

查看答案

宪政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即民主与法治结合的政权组织形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

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 也由此成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竟的话题。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国宪政道路上的一次历史性转折。

——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

1)列举近代英美两国能体现“宪政核心理念与价值”的法律文件。分析西方国家“宪政的具体模式千差万别”的原因。(6分)

2)简述近代前期(18401919)实行宪政中国化的重大尝试。概述不利近代中国实现宪政的因素。(10分)

3)列举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建立宪政颁布的主要法律文献。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宪政的认识。(4分)

 

查看答案

发生于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这个顺序绝不能颠倒。如果颠倒,表面上看是走捷径,其实是走不通的。

……

甲午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影响,梁启超曾有过入木三分的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从准确意义讲,不是鸦片战争,而是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

——《制度 战略 信仰 国运——刘亚洲空军上将谈甲午战争》

材料二

徐国琦认真考察梳理了这一时期政府的外交文件后得出结论:对于大战,中国政府自始至终都采取着主动姿态。从大战伊始,段祺瑞政府就责令对外人员每日收集大量情报,掌握欧战最新动态,以备随时调整外交政策。以梁启超、陈独秀、张君劢为代表的文化领袖们更是密切关注战事,积极撰文鼓吹,探讨大战为中国带来改变的可能性。尤其随着德国在大战中日渐颓势,美国的态度逐渐倾向协约国,精英们更坚定了参战的信心,希望在欧战中大显身手,获得战后平等地位。

——《中国与大战》:铭记中国的1918

材料三 

中国渴望加入世界,成为现代民族国家和强大的国家,这种国家主义的观念催生了中国的革命、内部革新以及国家转型。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活力就在于她在处理国际事物过程中融合了政治上的民族主义(political nationalism)、文化上的破坏偶像(cultural iconoclasm)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diplomatic internationalism)。

——《徐国琦:“没有一战,何来五四?”——徐国琦教授访谈录》

1)阅读材料一,按照“甲午之败是国家之败”的思路,分析甲午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4分)如何理解“甲午大败才是中国人真正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开始”。(4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积极参战的目的。(3分)从材料二看,哪些因素为中国参战提供了条件?(3分)

3)从“政治上的民族主义、和外交上的国际主义路线”两个角度分析一战对中国的影响。(6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