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在评论某制度时,认为该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之。”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科举制
《诗经·大雅》上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大国是屏障,大族是栋梁。为政有德国安宁,宗子是城墙。)这段诗歌主要说明了
A.分封的依据 B.分封对象的主体
C.分封的目的 D.国家管理的主要形式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论述了关于君子美德、中庸之道、智慧和公正等有价值的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德性就是中道,作为最高的善和极端的美。……我们在体力和健康方面就可以看到,锻炼过多或过少都会损害体力。过多的饮食和过少的饮食都会损害健康。唯有适度才能造成健康,并增进和保持它们。对于节制、勇敢以及其他德性也是如此。……节制和勇敢是被过度和不及所破坏,而为中道所保全。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材料二 立法者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这是所有立法者心目中的目标。如果一个立法者做不到这一点,他也就实现不了他的目标。好政体同坏政体的区别也就在于能否做到这一点。……假如人(立法者)希望通过他的关照使其他人变得好,他就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因为,法律可以使人变好。
——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
材料三 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政治学就是应用伦理学。……真正的政治家都要专门地研究德性。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方面的主要观点。(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伦理思想对于当时的社会有何指导性价值。(1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比较理想的政治体制的标准是什么?(1分)实现这一标准的途径有哪些?(2分)对当今政治建设有何历史借鉴价值?(2分)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与政治主张的内在联系。(2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在欧洲各国, 战争爆发之初, 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 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 战争脱离平凡的日常生活, 充满兴奋与刺激, 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 战争就是保卫与强化国家, 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在这一阶段, 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 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 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 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与国际的秩序。与当初的期待相违, 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 反而又持续一年、两年, 由此开始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与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 在世界近代史上, 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 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 提出交战规则以及有关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 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格老秀斯对战争的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促成其思想变化产生的原因及历史意义。
【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权利方面, 人们生而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 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故他仍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与职务……自由传达思想与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与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摘自《人权宣言》1789年)
材料二
“人人生而自由, 在尊严与权利上一律平等”; “从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与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寸失业的保障”, “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 不受任何歧视”, “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与参加工会的权利”; “从有享受休息与闲暇的权利”,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 “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 享受艺术, 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 “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与国际的秩序, 在这科秩序中, 本宣言所载的权利与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
-----(摘自《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50年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与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使经济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实现从贫国到温饱与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人民的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与保障……(实现)妇女、儿童权利的保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与特殊保护。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五十年》, 2000年)
⑴根据材料一、二, 分析《人权宜言》与《世界人权宜言》的异同, 并指出其原因。
⑵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人权观的特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用比较的眼光看待俄国和中国的近代化改革,感受多元的文化和别样的传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连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3分)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原因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看法。(9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