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2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西汉一代的变化,郡级政区(郡与国)...

(2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经西汉一代的变化,郡级政区(郡与国)比秦代大幅度增加。……因此西汉末年的郡国总数增至103,共统辖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每个郡国的管理幅度为15个县,也还算适宜。但是对中央政府而言,直接管理百来个郡,幅度确实太大了,因此汉武帝在郡级政区之上设立了14部,作为监察区。首都周围诸郡由司隶校尉部所辖,其他郡国则分属13个刺史,每部设刺史1人,按六条规定监察地方长官的行为,但不管理地方行政事务。……这种以小官监察大官的制度颇为有效,郡太守都能克尽职守,奉公守法……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  自联邦宪法生效之日起,州丧失了作为主权政府的地位,仅能行使其保留权,既未让与联邦政府又未被禁止行使的各种权力。由于州的权力是与州俱生而来的,所以各州的保留权不像联邦的权力那样,被州宪法详细列述,界限十分明确,甚至使州的保留权与联邦的授予权的界限也模糊不清。……

地方政府由州政府设置或撤销。地方政府的权力是由州政府授予的。城市的宪章由州议会颁布,并根据州议会的意志予以废除或修改。未经州议会的同意,地方政府不能采取任何新措施。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州立法机关控制市的权力开始放宽。到20世纪,新英格兰和中西部地区的某些州开始实行与地方政府分权。

——张定河《美国政治制度的起源与演变》

材料三  “扁平化管理”是相对于传统的等级结构管理模式而言的。传统组织的特点表现为层级结构,即在一个企业中,其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组成一个金字塔状的结构。董事长和总裁位于金字塔顶,他们的指令通过一级一级的管理层,最终传达到执行者;基层的信息通过一层一层的筛选,最后到达最高决策者。而扁平组织则是指当企业规模扩大时,改变原来的增加管理层次的做法,转而增加管理幅度。当管理层次减少而管理幅度增加时,金字塔状的组织形式就被“压缩”成扁平状的组织形式。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西汉和美国地方行政管理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的不同原因。(16分)

2)运用材料三相关理论评价汉代和美国的行政管理制度。(7分)

 

(1)同:中央都不参与地方行政事务的直接管理;州或郡直接管理地方事务。(2分) 异:西汉:郡之上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长官;监察区不是地方行政机构(4分) 原因:地方权力过大,危及中央权力;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3分) 美国:州政府拥有自治权力;州与地方政府分权,地方权力较大。(4分) 原因:邦联体制下州权主义的延续;联邦宪法的规定;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地方政府的争取。(3分) (2)评价:汉代用增加层级结构来对地方进行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有效管理;但容易造成政令上传下达不畅,管理效率低下,地方缺乏自主性,不利于维护地方稳定。美国用增加管理幅度对地方进行治理,有利于扩大地方政府管理权,民众更好监督政府。(7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1问相同点从材料一中“但是对中央政府而言,直接管理百来个郡,幅度确实太大了”和材料二中“地方政府,由州政府设置或撤销。地方政府的权力是由州政府授予的……”可见中央都不参与地方行政事务的直接管理,从材料一中“西汉末年的郡国总数增至103,共统辖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每个郡国的管理幅度为15个县”和材料二中“地方政府,由州政府设置或撤销。地方政府的权力是由州政府授予的。城市的宪章由州议会颁布,并根据州议会的意志予以废除或修改。未经州议会的同意,地方政府不能采取任何新措施。”可见州或郡直接管理地方事务;(不同点参照此对比标注法,在材料中对比标注后简要概括);在第2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回答即可,提示:可分别结合其历史背景回答。 (2)评价类设问必须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辩证的考虑。即一方面结合材料三阐述汉代和美国行政管理制度的优点,另一方面结合材料三阐述汉代和美国行政管理制度的局限或不足,最后最好写一句综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从郡县制到行省制;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从邦联到联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在1949年说:“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其中“俄国人的路”是指

A.退出一战

B.社会主义道路

C.土地改革

D.推翻沙皇政府

 

查看答案

“巴黎公社的诞生与法国当时的政治环境、法兰西国家的民族传统等方面是紧密联系的。”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法国人民热爱民主自由

B.法国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C.法国工人对民主失望

D.法国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查看答案

五四运动发生后北大教授梁漱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他的让痛打“卖国贼”的学生接受法庭的审判的观点,在当时被人们视之为冒天下大不韪的迂腐之见。这说明

A.救亡图存仍是时代的主流

B.运动爆发有广泛群众基础

C.国内的阶级矛盾非常尖锐

D.中国人亟需接受启蒙思想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1915年曾回忆辛亥革命:“官府之文告,政党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反映出辛亥革命后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君主专制制度已被推翻

C.民众普遍接受民主思想

D.社会各界拥护共和制度

 

查看答案

武昌起义胜利后,起义总指挥吴兆麟说:“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这表明

A.黎元洪在革命党人和新军中威望很高

B.武昌起义缺少社会基础,面临危机

C.武昌起义仓促进行,准备不足

D.革命者希望借助黎元洪推进革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