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
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下列四个选项分别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4.6个 B.3个
C. 2.5个 D. 0.55个
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 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 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 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 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大纲》中写道:“近代化的国防不但需要近代化的交通、教育、经济,并且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这一论述主要是针对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运动 D.义和团运动
创作于1928年的《卖布谣》中写道:“……土布粗、洋布细。洋布便宜,财主欢喜。土布没人要,饿倒哥哥嫂嫂!”歌曲反映了当时
A.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
B.外国工业品价廉物美占领中国市场
C.封建剥削严重,贫富现象悬殊
D.一战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观察右边的示意图。引起1760年以后图示棉花输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棉纺织业中手工工场大量建立
B.棉纺织业逐步采用大机器生产
C.轮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采用
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