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水排”主要应用于 ( )
A.缫丝 B.灌溉
C.制瓷 D.冶铁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指出:“中国从公元前一直到20世纪,中央政府能向每个农民直接征税,是世界上唯一的国家。”中国政府能够做到向每户农民直接征税主要得力于( )
A.赋税征收制度的完善 B.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地方官员
C.中央集权体制的建立 D.“重农抑商”政策的有效实施
汉代亩产粟约合40市斤,唐代平均亩产粟1石约合113市斤。中国古代的亩产量经过汉唐间七八百年的发展,提高了150%。其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C.重农政策的成效 D.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湖北大冶铜绿山战国铜矿遗址出土的采掘工具共14件,其中铁制工具13件(即铁斧4件,铁锤2件,六角形铁锄2件,鑺1件,铁钻3件,铁耙1件),另一件是木槌。这说明当时( )
A.青铜时代已经结束 B.牛耕得到较快推广
C.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D.铁器的使用更加普遍
元代王祯《农书》中说:“四季各有其务,十二月各有其宜。先时而种,则失之太早而不生;后时而艺,则失之太晚而不成。故曰,虽有智者,不能冬种而春收。”他强调的是( )
A.农业生产要把握好农时 B.农事安排要注意地域的不同
C.农业生产要改进耕作技术 D.农作物高产要提高土地肥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1:
材料2:区位优势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所依托的国际与国内市场及所处的交通、能源大环境等方面。毗邻港澳(或面对台湾)、华侨众多、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是中央对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是我国经济特区的区位优势。
——摘自罗木生《区位优势对经济特区的影响》
(1)中国为什么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形成对外开放的局面?(4分)
(2)根据材料2指出我国对外开放为什么首先选择在广东、福建两省试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分)
(3)英国《卫报》曾发表了题为《如果20世纪止于1989年,那么21世纪则始于1978年》的文章。作者马丁·雅克提出 “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