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18分)
材料一 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管子·治国》
材料二 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 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有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6分)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6分)
阅读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以海外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内地无足轻重之物,载之番境皆为珍品。是以沿海居民操作小巧技艺及女工针绣,皆于洋船行销,岁收入番岛银洋货物百十万入我中土……
——《中国古代经济史纲》
材料二 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即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
——《海防纂要》卷七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概述对外贸易的有益之处。(3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海禁政策的原因及其危害。(11分)
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
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一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
活动。上述改变( )
A.淡化了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历史贡献 B.反映了欧洲文明国际地位的下降
C.忽视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D.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揉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
A.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B.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D.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15世纪末,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l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这种现象(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