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

“顺治二年(1645年),清朝在征服战争之始,即匆忙开科取士。其政治用心,正如时人所云:‘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材料反映清政府实行科举考试的目的是

A.扩大了官吏来源   B.束缚读书人的思想 

C.笼络汉族知识分子  D.推动各民族文化融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开科取士,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 说明清政府是想笼络汉族人才,故本题选择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科举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代宫廷戏《宰相刘罗锅》曾风靡一时,但该剧的片名却犯了历史学上的一个常识性错误。根据你掌握的历史知识,你认为它所犯的错误应是 

A.“罗锅”一词有辱刘墉人格       B.片名与剧情名实不符

C.“宰相”称谓违背历史真实       D.作品中的宰相不止刘墉一人

 

查看答案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一书指出:宰辅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辅佐大臣,在古代政治体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中国古代宰辅制度经历三个阶段变化。这三个阶段依次是

A.三公制、三省制、军机制                B.三公制、六部制、内阁制

C.三公制、三省制、内阁制                D.三公制、三省制、六部制

 

查看答案

唐宋加强君权的共同措施是                       

A. 确立和完善三省六部制    B. 分割宰相权力来加强君权 

C. 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D. 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查看答案

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             B.宰相位尊权霸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                 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查看答案

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满分5 manfen5.com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