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百家(党史专家):我觉得1945年是一个很关键的时刻,几乎是唯一有可能走上和平建国道路的一个机会。下列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是
A.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的签订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1949年国共北平和谈
蒋介石在抗战胜利时说:“……我们一贯声言,只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此讲话具有
A.强烈的民族情绪 B.浓烈的复仇情绪
C.宽容的和平色彩 D.软弱的投降色彩
据下图分析,造成共产党力量发展的可能是
年度 | 共产党员数 | 工会会员 | 农民协会会员 |
1925 | 994 | 450000 | 200000 |
1926 | 12000 | 1200000 | 3000000 |
1927 | 57000 | 2800000 | 9800000 |
A.北伐战争 B.辛亥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下列现象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名 称 | 地点 | 创刊时间 | 出版期数 | 刊 期 |
劳动与妇女 | 广州 | 1922 | 11 | 周刊 |
新妇女 | 上海 | 1920 | 25 | 半月刊 |
妇女评论 | 苏州 | 1920 | 9 | 半月刊 |
解放画报 | 上海 | 1920 | 24 | 月刊 |
妇女声 | 上海 | 1922 | 10 | 半月刊 |
妇女评论 | 上海 | 1923 | 104 |
|
妇女周报 | 上海 | 1922 | 189 | 周刊 |
妇女与家庭 | 上海 |
|
| 日刊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五四运动的影响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国民革命的推动
孙中山先生早年考察欧美,发现欧美社会虽然强大,但两极分化极其严重,劳动人民终年当牛作马,生活朝不保夕。基于这种认识,孙中山主张
A.建立中华民国 B.实业救国
C.推翻清政府统治 D.平均地权
下图是《时报》在1907年8月26日刊登的漫画。图画中间的长柄勺代表官员,他们从代表民众的坛子里舀出资源,再将它经过政府这一漏斗,注入外国人的茶壶中去。这主要说明了
A.清政府已成为列强侵华工具 B.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加剧
C.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 D.清末“新政”收效甚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