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
A. 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B. 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
C. 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D. 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
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它说明当时的社会
A. 急于求成,左倾浮夸 B. 注重科学,实事求是
C. 思想解放,决策民主D. 忽视工业,片面发展
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抑商”和“海禁”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A. 保护农耕经济B. 维护封建统治
C. 限制工商业发展D. 防范“外夷”入侵
宋代范正敏《遯斋闲览•证误》:“闽岭以南多木棉,土人竟植之,有至数千株者,採其花为布,号吉贝布”。材料主要反映了宋代福建
A. 农民以种植棉花为主业B. 棉花种植与纺织业日益扩大
C. 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D. 商业日益发达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手工业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你认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A. 官营手工业技术水平高且带有开放性
B. 家庭手工业主要从事商品生产
C. 东汉时期出现了技术水平先进的灌钢法
D. 清代雍正年间粉彩瓷器工艺技术达到顶峰
(10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1)材料一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