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

在一场有关“麦哲伦是否到过印度”的争论中,出现了以下四种观点。你认为结论和依据最匹配的是

 

结论

依据

A

到过

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

B

到过

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行时途经印度

C

没有到过

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前死于菲律宾

D

待考证

在上述史实的基础上查阅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前的资料

 

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史料的应用问题。1498年葡萄牙人已经开辟了从欧洲到印度的航线,但并不能得出结论说是 麦哲伦一定就到过印度;1519~1522年麦哲伦的船队环球航 行时途经印度也不能说明到过印度;麦哲伦在船队到达印度 前死于菲律宾也不能说明麦哲伦一定没有到过印度。所有的结论都要参考麦哲伦航行前的有关史料,多方面论证。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麦哲伦环球航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福州船政局是1866年左宗棠向清廷建议而设立的,由法国人日意格、德克卑主持建厂和造船,还雇佣几十名法国工匠。1869年造成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此材料表明(    )

A.洋务运动得到了清政府的全力支持     

B.船政局以维护清政府统治为初衷

C.船政局打破了外国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D.船政局创办以后完全被外国人控制

 

查看答案

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满分5 manfen5.com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                  

B.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C.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外来技术的传入

D.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

 

查看答案

某乡村知识分子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顶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由此可见当时(    )。

A. 作者对辛亥革命有抵触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广大乡村习俗没有变化                 D.作者对辛亥革命支持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其主编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这一时期指的是:(    )。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改革开放初期    D.中共十四大之后

 

查看答案

1953年6月5日,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会议上说:“两大阵营的对立当然是基本的,但当前的矛盾主要表现在战争与和平、民主与反民主、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以及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四个方面。我们政策的基本点是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这表明新中国(    )。

A.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敢于打破意识形态对外交工作的限制

C.外交工作迎来宽松的环境       

D.外交工作在国际社会取得重大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