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六典》记:“工巧业作之子弟,一入工匠后,不得别入诸色”;《新唐书》载:“细镂之工,教以四年;车路、乐器之工,三年;平漫刀矟(长矛)之工,二年……教作者传家技。”这表明唐代工匠
①频繁更换工种 ②长期在官府作坊干活 ③职业是世袭的 ④是临时工人
A.②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
C.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D.《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
商代青铜冶炼技术日臻完善,留下众多青铜礼器。这表明商朝人已将其用于他们最看重的
A.经济生产 B. 日常交往 C.艺术审美 D.政治活动
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B.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C.战国时期开始生产铁制农具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题(1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2年,盛宣怀奉命会同大臣吕海寰在上海与英、美等国谈判修订商约。目睹上海“洋商会如林,日夕聚议,讨论研求,不遗余力;而华商向无会议公所,虽有各帮董事,互分地域,涣散不群,每与洋商交易往来,其势恒不能敌”,深感有设立商会的必要。所以,盛宣怀奏请朝廷准设上海商业会议公所,饬令江海关道袁世勋会同上海通商银行董事严信厚迅速传集各大帮董事“设立总会”,委任严信厚为总理。
——冯林主编《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商会诞生后,工商各业资产者有了本阶级统一的领导机构,旋即改变了过去商与官周旋时以个人或行帮落后形象出现的状况。与地域分明、互相排斥的传统行会判然有别,商会对会员和会友无籍贯和行业限制,是联结工商各业的中枢组织。因此它成立之后,有史以来第一次改变了工商资产者互不联系的孤立隔绝态势,将各业分散的资产者凝聚成为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从全国范围看,各省的商务总会虽互不统属,尚未建立全国性的商会联合会,但在比较重要的社会活动中遥相呼应,密切配合,以其“登高一呼,众商皆应”之势,使全国的工商业者通过商会这一轴心,建立起相互紧密联系的广泛网络,成为资产阶级初步发展成一支独立阶级队伍的重要标志。
——朱英《清末商会的成立与官商关系的发展演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成立的背景。(5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商会的性质和历史地位。(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