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记载,两汉初期,大工商业者“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深山穷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可见该时期:
A.制盐冶铁行业出现较大规模的民营作坊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产生实际作用
C.民营手工业规模和技术超过官营手工业 D.民营作坊采用水力鼓风和高炉炼铁技术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
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苏轼曾经指出:“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客,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必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此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的现象
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问赈济的社会责任感
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
D.宋代时期地主依靠土地剥削来积累财富
甘蔗种植是清代赣南商品农业中重要的产业。同治《南康县志》载闽粤籍客户“嘉道以来,种植繁多,酹与禾稼,核其岁入,几与闽粤争利广矣。”而在同一县志上却记载“若懋迁有无,虽十倍之利,宁弃弗顾,弃农作商,康人绝少。”以上史料不能表明
A.县志中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当地人重农抑末思想相矛盾
B.甘蔗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了重农抑商思想
D.重本抑末已内化为农民的思想观念
《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
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 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
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 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
下面是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
职业 |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工场主 | 商人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