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个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意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而感到羞耻。当我当学徒时,我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味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陈述者获得了广泛的政治权力
C.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多的提高 D.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的社会形象
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发生的地区不同 B.通讯工具不同
C.主要动力不同 D.交通工具不同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伸到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的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有学者用三个“G”来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即上帝(God)、荣誉(Glory)、黄金(Gold),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对黄金的狂热追逐 ②向海外传播基督教 ③开发土地资源 ④弘扬骑士精神或因功封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涌现。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当时各种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如花生、向日葵、西红柿、辣椒、南瓜、菜豆、菠萝等,在16世纪中叶后,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这说明在欧洲发生了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通货膨胀 D.商业危机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的东西都价格昂贵。”面对这一现象,下列群体中的最大受益者是
A.封建地主 B.农民阶级 C.手工业者 D.工商业资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