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种思想解放潮流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场重大社会变革的到来,而且这种潮流还会冲破地域的限制,对东西方社会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1)14—18世纪的西欧,出现了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18世纪至19世纪末,受启蒙思想影响,欧美地区和中国发生了哪些政治变革?(2分)
材料二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
(2)归纳材料二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4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物资可以理解,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益皆此理之流行,所适而不在。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1)材料一、二对“理”的阐释有何本质的一致性?(4分)
(2)材料二是怎样说明“理”和三纲五常的关系的?(2分)
(3)材料三和材料一、二的思想观点有何不同?两者的目的是什么?(6分)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如微子、箕子之类。春秋初期只有少数诸侯所属的卿称“子”;到春秋中期以后,诸侯的卿就普遍称“子”;到春秋、战国之际,“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孔子、墨子之类。到战国时代,“子”便成为一般学者的尊称了。
——摘自杨宽《战国史》
(1)从春秋以前到战国,“子”的含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得照抄原文)(4分)
(2)从“子”的含义变化中可透视出哪些历史信息?(6分)
材料二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轴心文明”的概念,他指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之间……构成人类文明的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希腊、印度时代是三个著名的轴心文明,代表了世界文化三个核心。……“直至今日,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3)在第一个轴心时期,中国和希腊的政治体现走向各呈现出什么特点?(4分)
(4)在这一时期,中国和希腊都出现思想活跃、文化繁荣的景象。具体表现如何?(2分)各占有怎样的历史地位?(2分)
下列选项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改变时空距离的发明是( )
A.飞机 B.电话
C.无线电报 D.电子计算机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社会意义在于( )
A.鼓励了社会的竞争意识 B.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C.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D.进一步挑战了教会的权威
西方基督教宣扬上帝创世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是上帝创造的。这一说法在西方禁锢人们思想长达一千多年,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①基督教的说教具有麻痹性 ②教会垄断了教育
③教会对挑战神学的“异端”残酷镇压 ④当时社会生产力和科学的落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