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信中所说的“沈存中法”是指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测向技术
钱穆认为,“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法家思想的衰微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程朱理学的盛行
“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材料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的落后性 B.生产力的发展
C.士人阶层的出现 D.统治者的鼓动
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评论先秦时期的某一学派:“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这一评论针对的是
A.儒家 B.墨家 C.法家 D.道家
安徽无为县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该县名称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12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掀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潮流。下面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本专题是制作的素材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阶段 | 代表人物 | 著作(杂志) | 思想主张 | 阶段特征 |
第一阶段 | 魏源 | B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器物 |
第二阶段 | 图1梁启超 | 《变法通议》 |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 学习西方的制度 |
第三阶段 | 图2陈独秀 |
A | C |
将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填写完整(3分)
A: ;B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梁启超《变法通议》中认为变法的关键是什么?(2分)
第三阶段:图3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
(4)根据阶段特征的变化,归纳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呈现出的主要特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