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尔夫的《世界文明史》记载,“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以上论述揭示出元曲兴盛的原因是
A.国家政策的影响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元朝的高压统治 D.科考功名的需要
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表。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以下对此现象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
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反映
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
D.低收入国家反对霸权主义取得重大成果
七七事变之后东部大量工厂内迁,西部地区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办起很多厂矿,如广西有色金属、甘肃玉门油田,正如时任资源调查委员会主任翁文灏先生所说“今日正应利用抗战机会,充分开发西南及西北各省”。并自行设计和仿造一些机器设备,成立很多研究室和实验工厂。材料中措施反映了( )
A.官僚资本迅速扩张 B.工业布局彻底改变
C.民族经济深受打击 D.战略资源有所保障
据统计,1912~1913年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法规和政策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是( )
A.保证民族工业长期稳定发展 B.民族工业生产布局日趋平衡
C.规范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秩序 D.民族工业生产结构日趋合理
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年份 | 船只数 | 吨数 | ||
广州 | 上海 | 广州 | 上海 | |
1844 1849 1855 1863 | 306 331
867 | 44 133 437 3400 | 142099 142357
300500 | 8584 52547 157191 964309 |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A.中国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