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

(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曾指出:“握枢密之任者,惟军机处数人。此外,则诸部只见纸册,千官皆同闲人。“中央实行‘官缺制’、地方各级官员搞‘捐纳制’,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

材料二  1901年3月,西班牙特使葛罗干照会清政府,明确提出“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冠于六部之首。7月24日,清廷发布上谕,“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05年9月2日,光绪皇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兴办学堂的折子,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校”。1906年规定,中央立法权由议会行使,在议会成立以前,先设立资政院作为过渡性机构。并规定内阁行使行政权,法部行使司法权。1907年9月20日,清廷下谕先设资政院。10月11日,又令各省筹设咨议局,府州县筹设议事会。设立资政院的上谕颂布后,直到1910年10月3日,才在国会请愿的声浪中举行开院典礼。迫于形势急速变化,责任内阁于1911年成立,主要以皇族任责任内阁阁员,被时人称为“皇族内阁”。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官制存在的弊端。(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评价清政府采取的改革措施。(8分)

 

(1)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员冗繁。(2分) 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官员的素质低下。(2分) (2)进步之处: 使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2分) 国家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的原则,是国家体制近代化的体现。(2分)局限性:外务部的设立是为满足外国列强的需要;(2分) 改革步伐缓慢且呈现出被动性;(1分)未能触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问题。(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材料一中文字“千官皆同闲人……致使大批德才皆无之人‘私相授受’、‘世代在任’”说明了官制的弊端是官僚机构臃肿庞大,人员冗繁;选用官员的方式落后,官员的素质低。 (2)材料二中文字说明了晚清新政改革的各种举措,结合所学可知晚清新政改革一方面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另一方面新政改革的确有推动中国近代化前进的功能,即:进步之处:使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最终废除;国家机构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分权的原则,是国家体制近代化的体现;局限性:外务部的设立是为满足外国列强的需要;改革步伐缓慢且呈现出被动性;未能触动最根本的皇权专制问题,导致人心丧失,加速了清朝灭亡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晚清新政改革·晚清新政改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严禁在承包土地上盖房、葬坟、起土。社员承包的土地,不准买卖,不准出租,不准转让,不准荒废,否则,集体有权收回;社员无力经营或转营他业时应退还集体。

—1981年底《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

材料二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服务,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2008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据材料一、二,比较前后两种土地政策的异同。(10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地流转政策的作用。(5分)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卓行传、死节传等等,其中记录的忠孝类、操守气节类的人才连篇累牍……几乎每一部正史都有比如《儒林传》、《文苑传》或《艺术传》、《文学传》、《道学传》等篇章,而且比重越来越大。初步统计结果表明。从《汉书》到《宋史》,列传所收录的人文型人才,分别为27人、300余人……粗略统计,《汉书》列传收录经济类人才仅有13人……而汉代以后,这类人物基本上不能登正史“大雅之堂”,只是散见于各种野史之中……科技型人才只是偶见于《方术传》、等带有神秘色彩的专传和《天文志》之中,而正式入选列传的科技人物则是寥若晨星……有些入传的科学家,并不是因其科技方面的成就,而主要是因其官宦背景,如张衡、沈括等。蔡伦乃是作为宦官而被列入《宦者列传》。    ——《中国古代人才观是如何演变的?》

材料二  14—16世纪,在意大利由市政当局或宫廷开办的,不受教会控制的学校中,最为著名的是孟都亚宫廷学校被誉为“第一所新式学校”,也称为“快乐之家”,在意大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学校中,道德教育、宗教教育、知识教育、体育和美育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维多里诺及其“快乐之家”》

材料三  1870年,英国国会通过《初等教育法》。在国会讨论该法时,提案人福斯特说:“我们决不能再拖延下去……如果没有初等教育,为工匠提供的技术教育就缺少基础,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一一即使他们身强力壮,精力充沛,他们也将在世界的竞争中落伍。同样……给人民以政治权力,我们就不能再拖延他们应受的教育。有许多问题需要回答,需要解决,而这些无知的选民是无力回答、无力解决的,迅速发展教育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强盛:”

——摘自《近代英国教育》

(1)据材料一,说明古代人才观的主要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9分)

(2)据材料二,指出盂都亚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并说明其历史背景。(8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时代背景,概括指出英国社会人才需求的趋向。(8分)

 

查看答案

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被网民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近年来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德国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推行注重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外交”,把维护“人权”和推广西式民主、自由等所谓“普世价值”作为德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促进了中德关系发展               B.推动了多极化趋势

C.实质是一种冷战思维               D.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

 

查看答案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