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秦始皇……担不起‘专制主义’发明者的荣誉,顶多可以说他创造了一个‘实用新型’。”材料中的“实用新型”是指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度
C.封国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
它“不仅降低了地方割据的威胁,还使得国内原来联系松散的各个地域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材料所说的“它”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郡国制
《尚书▪伊训》记载:“立爱惟亲,立敬为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这一记载体现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A.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尚未实现中央集权 D.具有“公天下”色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7分)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方自治的呼声在社会上骤然兴起。
康有为在1902年指出,欧美、日本等国强盛的原因在于实行地方自治,……中国所以“败弱”,原因在于“官代民治”,因此救中国之道,“听地方自治而已”。
梁启超认为,“抑民权之有无,不徒在议院参政也,而尤在地方自治,地方自治之力强者,则其民权必盛,否则必衰”。
某留日学生则认为,“地方自治制最完全者,其实业必最隆起,其国力必最强盛。地方自治制与实业要有密接之关系”,“吾民族欲自发达其实业……非亟亟趋向于地方自治之规模而进行不可”。
——据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一卷、马小泉《晚清新式绅商的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等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以上三人对地方自治问题论述的不同角度,并概括由此反映的时代背景。(10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二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8分)
(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三 而儒家以孝弟二字为二千年来专制政治、家族制度联结之根干,贯彻始终而不可动摇。使宗法社会牵制军国社会,不克完全发达,其流毒诚不减于洪水猛兽矣。
吴虞《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一九一五年七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表格(9分)
背景 | 主张 | 评价 |
(请勿在此作答)
| 儒家思想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批判儒家思想。 | (请勿在此作答)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25分)
材料一 在古代罗马,丝绸之价竟贵比黄金。丝绸贸易已成为古代世界最大宗的贸易。即使是在罗马帝国极西端的英伦海岛,丝绸的流行也不亚于中国的洛阳。为了获取丝货等物,罗马每年的花费不下一亿赛斯太斯(罗马货币)。当中国丝绸源源西进的时候,西方的物品与信息,也传入中国。佛教通过这条商路传到中国。在大量吸收中国丝货的同时,罗马人的优质纺织品也运来中国,其棉、毛织物畅销中国。
——摘编自何芳川《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话》
(1)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承载东西方丝绸贸易商路的形成。结合材料一分析东西方丝绸贸易的影响。(6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二 隋开皇十四年大旱,人多饥乏,是时仓库盈溢,竟不许赈给,乃令百姓逐粮(自己寻找粮食)。隋文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末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恃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致灭亡。……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后嗣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卷8
(2)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统治者和唐太宗在粮食安全问题上的不同的认识和政策,并说明其不同的后果。(8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三
明清两代扬州经济的代表性行业 | |
漕运 | 长江中下游各产粮省份的皇粮国税均必须经此北上,扬州钞关的税收额在明清两代一直位居全国前八名之内。 |
盐运 | 全国最大的两淮盐场(苏北沿海)所产官盐在此集散,转运全国最广的食盐销售区——长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省(所谓扬子四岸)销售。 |
金融 | 大量盐商聚集带动了扬州银庄的发展,使之成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资本最为集中的地区,规模最大的金融中心。 |
文娱 | 隋唐以来娱乐业是扬州的支柱型产业,明清时期书画家从业者以清代中期扬州八怪最富盛名,是“士大夫必游五都会”之一。 |
手工业 | 以印刷、漆器制造等为代表。 |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归纳明清时期扬州繁荣的相关因素。(5分)(请勿在此作答)
材料四 扬州地理位置靠近上海,曾有“小小上海赛扬州”之说,直至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后,扬州逐步沦为地区性城市。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时期,上海超越扬州的原因(6分)
(请勿在此作答)
张裕葡萄酒历史悠久。下表是“百年张裕”在1892—1917年间的部分发展大事。据此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1892年 | 张弼士创立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中国工业化生产葡萄酒之先河 |
1912年 | 孙中山到张裕参观,并提赠“品重醴泉”四字 |
1915年 | 在北京政府组织下,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张裕的四种酒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 |
A. 在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的背景下创立
B. 孙中山将其作为实业建设的重点促进其发展
C. 北洋政府的鼓励扶植政策使其产品享誉世界
D. 酿酒业成为这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