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

“一份材料出一份货,十份材料出十份货,没有材料便不出货。”这话听来好像很对,没有材料你出什么货?没有料你写什么历史?但深入追寻一下,也是有问题的。……所以,不是一份材料出一份货,而是同一分材料在不同人的脑袋里,在不同时代的人的脑袋里可以出好多份货。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基础           B.史料解读当遵循逻辑性

C.史料蕴含信息有多寡之分           D.史料解读具有主观差异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史料的认识与运用。解答此题关键是对题意的理解。从材料可知,作者认为,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对于同一份材料,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结论,即 对史料的认识存在主观的差异。所以选D。 考点:历史研究•史料的运用•主观认识的差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19721985年中美进出口贸易额统计表”,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年份

美国对华出口(百万美元)

中国对美出口(百万美元)

1972

60

32

1975

304

156

1980

3755

1059

1985

3855

3840

A.两国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优势    

B.改革开放打开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经贸往来    

D.经贸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图是张乐平创作于19378月的时事漫画《杀鸡儆猴图》,图中的“鸡”代表“上海日军”;“猴”代表“日军部”。该漫画

满分5 manfen5.com

①体现了日军对南京居民凶残大屠杀

②表现了中国军队对日寇打击之沉重

③反映了抗战相持阶段上海军民的斗志

④肯定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英勇抗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对全国宣告:本党“愿为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取消苏维埃政府,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其目的是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           B.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纲领          D.保障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查看答案

据统计:中国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6%1850-1899年之间的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40%、自然科学占30%、历史、地理占10%、社会科学占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3.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1902年至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①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②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③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  

④西方的政治理论在知识阶层传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清末新政中曾出台《大清民国刑事诉讼法》,该法在“判案后查封产物”一节中规定:“凡封票纸查封被告本人之产物,如产物系一家之公物,则封本人名下应得之一分,他人之分不得株连。”该规定最重要的时代意义是

A.折射出清末政治的民主化方向

B.以法律形式巩固了财产私有权

C.表明近代人权意识的影响扩大

D.体现民主自由原则的法律认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