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面两则史料最适合于研究什么问题?( )。 A.近代中...

史料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下面两则史料最适合于研究什么问题?(     )

满分5 manfen5.com

A.近代中国满清政府的腐朽和反动

B.西方与近代中国习俗的变迁

C.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D.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

 

B 【解析】 试题分析:A是无关项,材料内容中并没有涉及清政府的腐朽与否的问题,它只涉及到了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习俗的变化问题,故答案选择B项。材料中没有西方文化的相关的内容,所以并没有体现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故C排除;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历史根源是腐朽落后的封建统治阻碍了中国的进步而不是习俗问题,习俗只是社会的外在反映,故D排除。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剪辫子等社会习俗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

A.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B.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C.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D.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查看答案

有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过程:即从解放初的家庭出身成份(贫下中农)一人民公社时期的工作积极性(劳模、劳动积极分子)一改革开放初期的自身能力强(更多表现为基于个人魅力的宗族权威)一社会关系网络(社会关系权威)一经济实力(经济权威)。这表明

A.权威的产生和村干部的选任由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需求和政策环境决定

B.农村的发展状况与农村村干部的社会特性息息相关

C.我国农村历史的复杂性决定了农村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

D.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日渐成熟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51—1957年我国国防费支出情况表,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     )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国家财政总支出

国防费支出

国防费占国家财政支出比例(%)

1951

122.49

52.64

42.97

1953

220.12

75.38

34.24

1955

269.29

65.00

24.14

1957

304.21

55.11

18.12

 

 

 

 

 

 

A.国防现代化与工业化建设进展缓慢 

B.国民经济形势发生根本性好转

C.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战略适时调整 

D.工作重心取决于国际局势变化

 

查看答案

陈云曾说过:“中央人民政府在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然后对食用油也实行了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从1954年9月15日起,又对棉花实行计划收购,对棉布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当时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全面确立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是在经济运行中逐步建立的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由陈云等领导人主导

统购统销的体制曾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制定的会议议程共5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决权;附属国问题;世界和平和合作的促进。据此可知会议议题侧重于(      )

A.去殖民化         B.政治中立

C.经济独立         D.区域集团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