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

1853年,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中说:“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炸的地雷上……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而到了1862年夏,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一文中指出:“(太平天国)除了改朝换代以外,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马克思的观点发生这样鲜明的变化,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认为(   

A. 太平天国运动既不反对帝国主义也不反封建主义

B. 太平天国与清政府是腐朽与丑恶的对立,两者并无本质的区别

C.“革命”的太平天国之战,不过是屡见不鲜的改朝换代的新尝试

D. 当时中国社会生活停滞,未有新的社会生产力和新的社会力量的必然产物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提炼信息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无法担负起建设新国家的重任,是因为太平天国本身不是新的生产力的代表。当时的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发展停滞,也没有新的社会生产力的产生,也就不可能有新的社会力量的出现,由此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永乐九年(1411年)公布关于杂剧的禁令:“凡乐人搬作杂剧戏文,不许妆扮历代帝王、后妃、忠臣、节烈、先圣、先贤、神象,违者杖一百,官民之家扮者同罪。其神仙及义夫、节妇、孝子、贤孙、劝人为善者不在禁限。”这一禁令说明(   

A. 文化专制开始影响市民生活

B. 文化政策体现统治者治国理念

C. 明清时代君主专制走向反动

D. 市民文化危及封建统治的基础

 

查看答案

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

 

查看答案

明代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论述道:“人聚于乡而治,聚于城而乱。聚于乡则土地辟,田野治,欲民之无恒心不可得也。聚于城则徭役繁,诉讼多,欲民之有恒心不可得也。”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是(    )

A. 佃农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 小农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C. 市民阶层争取自身权利               D. 城乡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查看答案

西汉初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有其必要性

B. 商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制

C. 工商业资本流动冲击等级秩序

D. 商人的土地兼并加剧农民流亡

 

查看答案

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