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继承制度和婚姻关系在扩张领土上的广泛应用等等都是某种协商和妥协的产物。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克伦威尔在内战后借助议会军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使得英国人充分认识到,通过圣洁的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比传统君主制度危害更大。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使英国人更倾向于采用渐进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材料二  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材料三  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上,不同的利益集团(群体)顺应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利用宪法衍生的宪政机制,就各自的利益和联邦的“公共”利益的定义和定位,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宪法的生命力不断得到更新,表现出一种“超稳定性”,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

——王希《原则与妥协》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采用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治变革的原因是什么。(2分)请用史实说明英国此后至19世纪中叶是如何渐进推动民主化进程的?(3分)

(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二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3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宪法制定中,多元利益集团之间妥协的表现有哪些。(2分)分析美国宪法为什么能成为一部“活着的”宪法。(2分)

 

(1)原因: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2分)方式:光荣革命后,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利。(3分) (2)局限性: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不能准确区分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间的巨大区别。(3分) (3)表现:美国建国初期的妥协表现在州与州之间(大州与小州、自由州和蓄奴州)国会名额的配给、黑奴人数的计算;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之间的权利分配等。(2分) 原因:不同利益集团利用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根据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对美国宪法进行修正。(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题目要求“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原因:根据材料一中“丰富的妥协经验和对革命以及革命建立起来的专制统治危害的认识”即可得出答案。方式: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应该从《权利法案》的出台、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和1832年议会改革三个事件去说明。 (2)局限性: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的观点“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是在说如果不是发生了革命,改良就会发生且成功,这明显的将革命与改良对立,认为辛亥革命打断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步伐;根据“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的”可知作者将清政府的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当作了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这是不能正确看到立宪派改良和封建朝廷改良之间的巨大区别。 (3)题目要求“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表现: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因为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了大州与小州的关系问题,南方奴隶制与北方工商业自由劳动制之间的矛盾问题,还解决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分配问题等,这些都是双方妥协的结果,据此回答即可。原因:“活着的”宪法说明美国宪法能够与时代发展相一致,之所以能做到这些,是因为不同利益集团从一开始就利用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而且“相互进行一种连续不停的谈判和妥协;谈判和妥协使旧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修正,使新的宪法原则和实践得以产生”,据此回答即可。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1787年宪法的意义和作用;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 世纪达到顶峰。

——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1900年10月16日英国和德国就中国问题签订《英德协定》,相约遵守下列原则:“第一,将中国之江河及沿海各口岸各国贸易及其他正当经济活动,自由开放,毫无差别,此为列强之共同永久利益;两国政府相约凡其势力所能及;对于一切中国领土均应遵守此原则。第二,德帝国政府及英女王陛下政府不得利用现时之纷扰在中国获得任何领土利益,其政策应以维持中国领土不使变更为指归。第三,若他国利用中国现时之纷扰,无论用何种方式,欲获得领土利益时,两缔约国关于为保护本国在华利益所采之步骤应保留初步之谅解。第四,两国政府应将本协定通知其他关系列强,如奥、法、意、日、俄、美等国,并请其接受本协定所采之原则。”

——《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3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5分)

(3)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00年前后列强对华政策的转变及其实质(2分),并简要分析《英德协定》对中国局势的影响。(4分)

 

查看答案

《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查看答案

1917年4月,列宁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主张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1917年7月,列宁又提出取消“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代之以“夺取政权”的口号。列宁政治主张发生转变的历史背景是(    )

A.临时政府统治危机加深      B.布尔什维克对夺权政权方式存在分歧

C.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D.布尔什维克对苏维埃影响力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

《四月提纲》发表不久,列宁在《两个政权》中强调:“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不弄清这个问题,便谈不上自觉地参加革命,更不用说领导革命。”这表明列宁(  )

A.强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不可避免    B.坚持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肯定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长期性    D.提出与临时政府合作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关于巴黎公社,马克思认为,它是一个“高度灵活的政治形式,而一切旧有的政府形式在本质上都是压迫性的”。这说明巴黎公社(    )

A.不具备无产阶级性质           B.是一个社会主义政权

C.可以作为无产阶级政府的方案   D.为无产阶级专政作了初步准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