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规定,即“奉诏六条察州”,其中有“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侵渔百姓,聚敛为奸”。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察举士人时偏向亲己
B.打击地方高级官员执法不公
C.打击地方高级官员以权谋私的不法行为
D.打击地方高级官员子弟不法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B.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关心民众
C.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D.经常修筑驰道,巡视天下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史实是
A.实行刺史制度 B.废分封,行县制
C.废丞相,设内阁 D.推行行省制度
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这表明他认为:
A. 儒家远比法家高明 B. 法家才是思想正统
C. 分封制优于郡县制 D. 郡县制优于分封制
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这些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
A.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B. 都打破了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C. 都缓和了社会矛盾 D. 都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和大臣养士成风,并起用士人辅政为官。《墨子·尚贤》载:“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从制度建构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受到统治者的重视 B.贵族政治开始转向官僚政治
C.国家竞争实力取决于士人 D.士人的评价标准为贤良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