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字中许多形声、会意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读下图这个“...

汉字中许多形声、会意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读图这个“耕”,我们可以确知

满分5 manfen5.com

A.土地私有得到发展          B.精耕细作开始确立

C.小农独立经营普遍          D.生产力水平较低下

 

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这个“耕”字,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出有一个“井”字构成;而右旁的“耒”字,意思是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井田用古老的农具来耕作,所以生产力水平很低下,故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铁犁牛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清朝皇帝上谕分两种,明发上谕和寄上谕明发上谕内容是公开的传达方式与明以前旧制相同,“由内阁拟好,皇帝看过,再由内阁交到六部。”廷寄上谕则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旁人谁也不知道。”由此可见

A.至清代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最终成熟         B.清中央机构设置注重兼容满汉旧制

C.内阁身份更正式,地位高于军机处         D.军机处成核心机枢“隐然执政之府

 

查看答案

图为西汉州(部)设置情况简表(局部),皇帝给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的基本职责,其中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郡守的,而对国王的监察却未列入明文这主要是由于

满分5 manfen5.com

A.惩戒秦亡,着意涵养同姓    B.王国气盛,中央暂时隐忍

C.郡守掌军,威胁中央集权    D.推恩令行,王国患已消

 

查看答案

朱子《全书·语录》说“封建”之意,一是“君民之情相亲,可以久安而无患”;二是“圣人不以天下为己私,分与亲贤共理”。但这套体制也有重大缺陷,即

A.膏粱子弟“不学而居民上,为害岂有涯哉?”

B.天下未“放开做,使恢复有余地” 

C.“来来去去,无长之意,不可恃以为固也”

D.“事权之太分,委琐不足恃,重迟不易举”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材料二 17~19世纪,欧美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和德国等先后建立起资产阶级代议制。尽管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材料三 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没有前30年的民主存量,就不可能有后30年的民主增量。

请回答:(1)材料一表达了什么观点?与古代雅典的直接民主制相比,近代英法的民主政治有何明显不同?(3分)

(2)英、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所呈现的特点各异”,请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

(3)新中国建 立什么政治体制?(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   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它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一方面,这一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 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国力,培育了顺从性,只要中国仍相对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但是随着生气勃勃的西方的入侵,它转而阻止了中国人作出有效的调整和反应的作用。1905年,它最终被废除。”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说明,相对于传统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2分)参阅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科举制能够为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当长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分)

材料三 唐宋到明清时期,通过科举考试的官员出身、来源情况对比

满分5 manfen5.com

时期

两宋

明 清

官前出身

50%以上的进士来自平民

43%的进士来自贫寒家庭

 

 

 

 

 

左边饼状图为《唐书》所载830进士出身分布比例;右表为两宋、明清官员任官前的出身情况比例

(2)依据材料三的图表,分析科举制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有什么发展变化(2分)?这些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4分)?

材料三:西方文官制度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影响在19世纪前后逐步发展起来的,对西方历史产生极大的影响。以下是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制度的(局部)内容的比照:

项目

英国文官制度(机械性·文书助理级考试)

中国科举制(乡试考试)

考试

内容

必考:英语、数学、普通知识。任选一门:经济、地理、历史、德文、法文。

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摘编于陈小锦《从英国文官考选制度看清末科举制的衰亡》

(3)依据材料三,比较中英两国在19世纪中叶前后考试内容上的差异。(4分)指出中英考试内容的差异所反映的实质。(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