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分析图表,可以得出的主要结论是
A.北宋“不抑兼并”,农业渐趋衰退 B.北宋“抑商”力度逐渐加大
C.王安石变法“理财”,收效显著 D.北宋时期封建经济持续繁荣
唐朝前期,大力推行均田制,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土地,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关中农民均田所得最少最可能是由于
A.关中不宜农业,土地、人口少 B.关中动荡,农业人口大量南迁
C.关中大量土地为地主占有 D.贵族门阀干预,均田执行不力
汉字中许多形声、会意字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如读下图这个“耕”字,我们可以确知
A.土地私有得到发展 B.精耕细作开始确立
C.小农独立经营普遍 D.生产力水平较低下
清朝皇帝上谕分两种,明发上谕和廷寄上谕。明发上谕内容是公开的,传达方式与明以前旧制相同,“由内阁拟好,皇帝看过,再由内阁交到六部。”廷寄上谕则“是清代特有的,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旁人谁也不知道。”由此可见
A.至清代我国封建政治制度最终成熟 B.清中央机构设置注重兼容满汉旧制
C.内阁身份更正式,地位高于军机处 D.军机处成核心机枢“隐然执政之府”
下图为西汉州(部)设置情况简表(局部),皇帝给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的基本职责,其中五条都是针对两千石郡守的,而对国王的监察却未列入明文,这主要是由于
A.惩戒秦亡,着意涵养同姓 B.王国气盛,中央暂时隐忍
C.郡守掌军,威胁中央集权 D.推恩令行,王国患已消
朱子《全书·语录》说“封建”之意,一是“君民之情相亲,可以久安而无患”;二是“圣人不以天下为己私,分与亲贤共理”。但这套体制也有重大缺陷,即
A.膏粱子弟“不学而居民上,为害岂有涯哉?”
B.天下未“放开做,使恢复有余地”
C.“来来去去,无长之意,不可恃以为固也”
D.“事权之太分,委琐不足恃,重迟不易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