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反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 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孟玉楼丧夫后要改嫁,亲戚及乡邻都赞同,“少女嫩妇的,你拦着不教他嫁人,留着他做什么?”
——据明中后期小说《金瓶梅》
【材料三】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工厂工人状况:(1)工人包括童工每天工作时间不能少于十二小时;(2)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3)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运转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经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4)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由织工赔偿;(4)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谈话、吹口哨、唱歌或缝补衣服者,罚款六便士……
【材料四】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回答:
(1)分析《明会典》和《金瓶梅》的原作者对于明朝妇女的婚姻观的认识有何不同?(4分)他们的认识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发展特点?(8分)
(2)材料三与材料四分别认为近代英国工人的状况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于探究英国工人的状况分别有何局限?(4分)综合两则材料可以推知近代英国工人发展的何种特点。(4分)
某位学者比较近代史上两种政治经济制度,指出:“‘乙主义’可算是因著‘甲主义’而产生的一种变态。‘甲主义’提倡各种经济因素公平而自由的交换,是以个人的私利观作主宰。‘乙主义’则从整体利益出发,以政治力量强迫消灭私有经济,干预生产经营。”上文中,“甲主义”、“乙主义”分别是指:
A.封建主义、资本主义 B.资本主义、共产主义
C.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 D.共产主义、新保守主义
英国诗人但尼生在1847年写下一首诗:“男人在户外,女人在家里/ 男人使剑,女人拿针╱ 男人有脑,女人有心/ 男人发号施令,女人顺从遵行╱ 若不如此, 混乱必行”这首诗反映出十九世纪中叶的哪一种观点:
A.下层阶级因经济改善, 主张女性不必外出工作, 可以赋闲在家
B.平民阶层因工业革命后工作机会大减, 主张女性应该在家工作
C.中产阶级主张女性不应该外出工作, 认为男、女内外必须有别
D.妇女阶层因性别意识高涨, 主张女性不需负起家庭经济的重担
一位演说家称许:我们的政治体制最完美,政府由国王、贵族、平民三者组成,互相制衡,法律保障人人平等,以确保社会秩序,人民享有自由。这位演说家所说的体制最可能发生在:
A.五世纪的东罗马帝国 B.十八世纪的英格兰王国
C.十九世纪的美利坚合众国 D.二十世纪的大日本帝国
交通规则与号志可以反应一个地区现代化的过程, 马来西亚、印度及巴基思坦等地的驾驶规则都是“驾驶座在右, 靠左驾驶”, 这种规则的形成的背景是
A.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尊奉左尊右卑的原则
B.习惯从日本进口车辆, 因此采用日本驾驶规则
C.皆主张民主议会制, 议会表决后采用靠左驾驶
D.都曾经是大英的殖民地, 遵循大英的交通管理规则
某一时期,学者强调分析与研究,在探讨不同因素对制度发展的影响时,还努力找出这些影响背后的规律和因果关系。这最可能是那个时期学者思考的方向?
A.中世纪时期 B.文艺复兴时期
C.宗教改革时期 D.启蒙运动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