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4年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

193411月,天津《益世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匪区农况变迁之描述》的报道: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匪区应该是

A.农村革命根据地                       B.日本占领区

C.陕甘宁边区                           D.解放区

 

A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时间1934年可知为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以得出材料所描述的农民觉悟的提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宣传,地区应为农村革命根据地,所以选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A. 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 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

C. 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 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

 

查看答案

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 佛教的因果循环                       B. 法家的严刑竣法

C. 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查看答案

古人云:“天子之耳不能自聪,天子之目不能自明”。因此,中国古代建立了

A.监察制度                             B.三公制度

C.谏议制度                             D.选官制度

 

查看答案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该材料中的习俗

A.起源于明朝中期                       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

C.受外来文化影响                       D. 受宗法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28分)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解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中世纪晚期开始,乡村手工业特别是毛纺织业在英格兰东部、西部和约克郡地区快速发展。商人发放原料,回收产品,销往海内外,这种新型的“乡村制造业活动”被称为“原工业化”。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厂”,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16世纪初,纽贝里的一家毛纺织“工厂”雇佣了1140名工人,其中三分之二为妇女和儿童。海外市场的需求大大刺激了此类“工厂”的发展,英国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毛纺织品生产和出口国,1700年毛纺织品占国内出口商品的70℅。棉纺织业作为新行业随之兴起,其他行业也迅速扩张。机械化逐渐成为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并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

——摘编自【英】E.E.里奇等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等

【材料二】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期以前英国工业发展的阶段和阶段性特征。(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要求:以对历史前提的认识为中心;观点明确,史论结合的认识。(8分)

(3)结合19世纪60、70年代欧洲大陆主要大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基本原因,阐述对恩格斯这一结论的理解。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什么?(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