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2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

(12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秉,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4分)

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2分)

3)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分)

4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1)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2分) 原因: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2分) (2)发展: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交通发达、店肆众多)。(1分) 新变化:出现夜市;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2分) (3)新气象: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形成城镇网络。(1分) 原因:江南经济的发展;水陆交通便利。(2分) (4)因素:国家统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利润的刺激;政府政策的影响。(2分,任意两点)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概括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商运活跃,富商众多,交易广泛。关于汉代商业发展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海内为一”、“弛山泽之禁”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这样归纳、概括:国家统一;疏通交通,有限度开发山林川泽等。 (2)根据材料一、二相关信息“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皆有店肆,以供商旅”等,可以看出,唐代商业相比汉代有了重大发展,主要体现在:具有较为健全的商业保障措施,即交通发达、店肆众多等。回忆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在商业市场上有了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出现夜市;草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等。 (3)据材料三关键信息“,市镇逐渐兴起”、“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等,结合所学知识,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可以这样概括:出现数量多、分布密集的商业市镇,并逐渐形成了城镇网络。根据材料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商业发展新气象的出现,其原因主要在于:江南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在南宋时已经完成南移;水陆交通极其便利等。 (4)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在中国古代,针对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与国家是否统一密切相关,国家统一有利于商业发展,反之,不利于商业发展;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可以推动商业的发展;与政府政策的影响联系紧密,诸如“重农抑商”阻碍商业发展,而“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就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等。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汉代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唐代代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代商业的发展;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影响商业发展的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休止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

A.联合国的作用愈益凸显                 B.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查看答案

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主要反映出(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加强             D.推动了中、欧之间同盟合作

 

查看答案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

A.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查看答案

下表选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新中国经济史资料选编》:

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8月底

9月中旬

12月底

人民公社(个)

8730

16989

26578

参加公社的户数(万户)

3778

8122

12325

参加公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比重(%)

30.4

65.3

99.1

平均每个公社农户数(户)

4328

4781

4637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             B.加快了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步伐

C.超越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阶段             D.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查看答案

1917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领导人加米涅夫曾这样说:“我认为列宁同志是不对的,他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结束。我认为它还没有结束……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他的这番言论主要针对列宁(    )

A.要求推翻沙皇统治的主张               B.退出帝国主义世界战争的想法

C.提出转变革命任务的要求               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