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富民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工业化道路的选择直接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顺利地实现工业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以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桎梏便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体系强加于中国的协定关税……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比较成功地通过与列强各国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在1927年以前,外国货物在中国的实际进口率只有4%,1931年则提高了10%,1933年提高了20%,1934年更是达到了2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时间 | 电力工业 | 煤炭工业 | 生铁 | 钢 |
1920年 | 772百万千瓦 | 14.2百万公吨 | 436815吨 | 30000吨 |
1936年 | 1724百万千瓦 | 26.2百万公吨 | 958683吨 | 556347吨 |
增长率 | 9.4% | 7% | 9% | 40% |
——步平、荣维木主编《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摘编)
材料二
产品 名称 | 单位 | 按人口平均产量 | 各国为我国倍数 | |||||
|
| |||||||
中国 | 苏联 | 美国 | 英国 | 苏联 | 美国 | 英国 | ||
电力 | 度 | 7.9 | 219.5 | 1144.6 | 514.9 | 27.8 | 144.8 | 65.2 |
原煤 | 公斤 | 83.0 | 761.0 | 3498.0 | 4938.0 | 9.2 | 42.1 | 59.5 |
生铁 | 公斤 | 1.7* | 84.4 | 244.5 | 165.9 | 49.6 | 143.8 | 97.6 |
钢 | 公斤 | 0.9 | 95.3 | 376.3 | 255.2 | 105.8 | 418.1 | 283.6 |
棉布 | 公斤 | 7.34* | 20.28 | 61.42 | 70.38 | 2.8 | 8.4 | 9.6 |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三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原因。(4分)
(2)据材料二分析,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1分)材料一、二中运用数字统计表格对历史进行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有何优势?(1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2分)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主要特点。(1分)
(12分)近代以来的企业家们在中国企业史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3年张謇任农商总长,先后主持颁布了《公司条例》《公司保息条例》《公司注册规则》等一系列经济法规。他提出:“为今之计,唯有确定中央银行,以为金融基础,又立地方银行,以为之辅;厉行银行条例,保持民业银行、钱庄、票号之信用;改定币制。增加通货。” 张謇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倍感人才的匮乏,发出“临事需人而悔储才之迟”的感叹,所以他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窃维环球大通,皆以经营国民生计为强国之根本。要其根本之根本在教育”。“今日最亟之教育,即救亡图强之教育也”。
——雷巧玲、任培秦、韦林珍著《中国经济现代化史论》
材料二 (永利铔厂)厂址选在南京长江北岸的卸甲甸。当时,这里是一片荒无人烟的芦苇滩。永利铔厂在1934年7月破土动工。1937年2月生产出了中国第一批硫酸铵,日产硫酸铵150吨、硝酸40吨,填补了我国基础化学工业的空白。永利铔厂建立后,卸甲甸一带被称为大厂镇。……日军进攻南京,永利铔厂沦陷。范旭东摆脱了敌人的威逼和利诱,毅然率领全部技术人员西迁入川。永利铔厂的一些主要设备被日军拆运到日本。
——陈安吉主编《名人与南京》
材料三 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认为:“如果你想做企业家,想把企业做大,那就该去解决社会问题。”“事实上我觉得每一次的成功,都要感谢这个时代,感谢中国经济的发展”。阿里巴巴的发展吻合了新商业文明的特征…… 2010年3月,淘宝网对外宣布,向全球开放淘宝数据,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与之共享其海量原始数据。
——习美、李绍钻编著《马云教你创业赚大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有关经济方面的主张。(3分)结合所学,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阶段特征。(1分)
(2)据材料二指出永利铔厂的历史贡献。(2分)结合所学分析该厂创办时期的有利条件。(1分)
(3)据材料三,概括“新商业文明”的特征。(2分)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一特征的国内经济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近代以来的企业家践行的共同核心价值观。(1分)
(12分)“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 (唐代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秉,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食货七·历代盛丧户口》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0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请回答:
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商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原因。(4分)
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唐代商业与汉代相比有何发展?(1分)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唐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2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原因。(3分)
(4)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有学者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休止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这种认识产生的背景可能是( )
A.联合国的作用愈益凸显 B.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C.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为主题,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主要反映出(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B.中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加强 D.推动了中、欧之间同盟合作
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 )
A.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 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
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 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