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引起的全面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通过对新土地的殖民和占有,与土著居民的接触、交往和融合,给美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汇合,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
(1)根据材料一,简析新航路的开辟是怎样“开启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化工业文明转变”的。(2分)
材料二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2)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英国是如何“克服专制王权”的,并指出“克服专制王权”又是如何促进英国“继续前进”的。(6分)
材料三 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英国进入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富裕社会。可由于社会忽视了公平分配的问题,多数人没有分得应得的成果。在整个工业革命时期,有1/3左右的工人家庭始终处于贫困……在19世纪上半叶的曼彻斯特,社会下层……成员平均寿命只有17岁……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得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反叛情绪,并汇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钱乘旦等主编《寰球透视:现代化的迷途》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工业革命后英国出现的社会问题。为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先进人士在19世纪上半期有何理论探索?(3分)
材料四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半叶,中国的近代企业呈现出沿着纺织、缫丝、面粉为中心的民间轻工业,军需工业、船舶修造、机械工业等政府主导的重工业两个方向发展,与此同时,在上海和东北等地设立的外国企业,在向中国引进技术方面来说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和具有特殊的意义。
——朱荫贵《日本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两个新动向》
(4)根据材料四,概括中国近代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结合相关史实,分析其主要成因。(5分)
儒家思想产生后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为他们的政权合法性寻找某种原则,对于他们是至关重要的。……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他们最大成就是……孔子的学说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时期“孔子的学说”为什么“能够应用于新的政治体制”?
(3分)
材料二 朱熹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小学集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论语训蒙口义》、《童蒙须知》,对儿童的衣着、语言、读书、写字、饮食都作了道德规定。
——樊树志《国史概要》
(2)根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在推广理学方面所做的努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推广理学的社会条件。(5分)
材料三 贽书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其书可毁,其名亦不足以污简犊,特以贽大言欺世,至今乡曲陋儒,震其虚名,如置之不论恐贻害人心,故特存其目,以深曝其罪。
——《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李贽的思想主张,说明“其书可毁”的理由。分析统治者“毁书存目”的主要目的。(5分)
鸦片战争后,英国提出了“协定关税”,甲午战后,日本要求允许“在华设厂”。其相同经济影响是
A.客观上促成了列强宰割中国同盟形成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C.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材料反映了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利润很高
C.社会各界支持股份公司发展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经营方式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 单位 | 1843年税率 | 1858年税率 |
棉花 | 担 | 6. 54% | 5. 72% |
印花布 | 匹 | 14. 25% | 4. 98% |
棉纱 | 担 | 6. 94% | 4. 86% |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
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
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
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毛泽东在1938年9月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说:“抗日战争的进行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中,国民党居于领导与主干的地位……统一战线以国共两党为基础,而两党中又以国民党为主干,我们承认这个事实。”对以上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拥护国民党在抗战中的领导地位
B.中国共产党以党内合作消除国共两党的矛盾
C.中国共产党这一认识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相持阶段的到来促使中国共产党加紧和国民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