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7分)“认同”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

(17分)“认同”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阶级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孰为中国人?汉人种(族)是也!”

——《警钟日报》1904年7月14日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后,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并最终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摘编自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材料三 迄今为止的欧洲一体化历史表明,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

——摘编自朗东尼·史密斯《国家认同与欧洲统一观念》

材料四 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民族国家的认同上有何差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共同点。请结合古希腊罗马史谈谈你对欧洲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等方面存在集体记忆的理解。(6分)

(3)材料四的认同观是什么?与材料一、二、三的认同观相比有何特点?(3分)

 

(1)差异:材料一认为中国人就是指汉人,材料二认为中国人是指中华民族(或中国境内各民族);材料一是建立在种族认同的基础上的,材料二是建立在主权在民(或民主共和)的基础上的。原因:早期革命派为推翻满清贵族(或清朝)的封建统治,故强调反满兴汉;辛亥革命后建立了中华民国,故强调民族平等、民主共和。 (2)共同点:政治上,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经济上,都属于市场经济体制;精神文化上,都受启蒙思想影响(基督教文化影响也可)。 理【解析】 政治传统指雅典民主政治;法律传统指罗马法;文化遗产指人文精神。 (3)阶级认同。特点:超越民族、国家与文化。 【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汉人种(族)是也”“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一认为中国人是汉人,是建立在种族认同的基础上。而材料二是建立主权在民的基础上的中国境内的各个民族;原因可从三民主义的内容和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以及建立中华民国的角度分析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共同点必须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等方面分析,如代议制、市场经济体制与启蒙思想的影响等;第二小问实际上在考查学生对欧洲近代文明与与古代文明之间的关系,根据所学可知欧洲古典文明是近代文明的渊源,可以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罗马法以及人文精神等方面归纳。 (3)材料四是选自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根据“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可以得出材料四的认同观是阶级认同。根据“全世界”“联合”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特点是超越民族界限、国家界限与文化界限,是一种国际主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卓尔不群的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作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罗马人的法律·罗马法的影响;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蒙昧中的觉醒·人文主义;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代议制的内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5分)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社会不断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末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页

材料三:“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3页

请回答:⑴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哪两项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共同的影响。(6分)

⑵根据材料二的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6分)

⑶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请从19--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中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加以说明。(3分)

 

查看答案

(14分)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臣之与君,名异而实同耶。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4分)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该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4分)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6分)

 

查看答案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这里的“出发点”是指

A.陕北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B.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C.红军主力在陕北完成改编,奔赴抗日的前线

D.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由陕北渡过黄河,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查看答案

“工厂死在接收上, 鸟窠做在烟囱上。……,民主涂在嘴巴上, 自由附在条件上,议案、协定归了档,文章写在水面上。……,财政躺在发行上,发行发到天文上。……,中国命运在哪里,挂在高高鼻子上。”这首诗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查看答案

中共的某份宣言指出,“我国家、我民族、已处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然而有些人“数年以来,以‘不抵抗’政策出卖我领土,以‘攘外必先安内’武断宣传来进行内战和压迫一切反帝运动”。这份宣言最有可能出现在

A.九一八事变前后    B.华北事变前后   C.西安事变期间    D.七七事变以后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