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出土盛唐至宋初的一首诗作:“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对此解读不确切的是
A.均田制的败坏 B.土地兼并的严重
C.工商业者经济地位提高 D.工商业者法律地位提高
清雍正时,川陕总督年羹尧有《谢御书陆贽奏议叙文折》。硃批:“览卿奏谢,知道了。此事当具本奏,令众知不私。此篇文朕先已发出乾清门,满汉大臣看过。本上文意可另斟,着特谕。”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奏事密折直接呈送皇帝 B.一般事务奏事另有途径
C.提高了军机处办事效率 D.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
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 B.秦国不再裂土封侯
C.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 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
(17分)“认同”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承认同一”,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阶级认同等,因此它既是一个心理问题,也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孰为中国人?汉人种(族)是也!”
——《警钟日报》1904年7月14日
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后,种族认同因内在的局限被剥离出去,政治上的主权在民的共和观念成为新的认同基础,并最终上升到法理的高度……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国成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的政治认同符号。——摘编自许小青《辛亥革命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
材料三 迄今为止的欧洲一体化历史表明,欧洲似乎已经“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和象征主义等方面的历史中,有希望找到把欧洲作为一个共同体而与世界其他地区区分开来的整体经历和集体记忆,找到为欧洲各民族提供了共同参照的东西”。
——摘编自朗东尼·史密斯《国家认同与欧洲统一观念》
材料四 全世界无产者(指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1)材料一与材料二在民族国家的认同上有何差异?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欧洲各国在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共同点。请结合古希腊罗马史谈谈你对欧洲在“政治传统、法律传统、文化遗产”等方面存在集体记忆的理解。(6分)
(3)材料四的认同观是什么?与材料一、二、三的认同观相比有何特点?(3分)
(15分)新航路开辟后,中国社会不断受到西方文明冲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似乎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其财富也许在许久以前已完全达到该国法律制度所允许有的限度,但若易以其他法制,那末该国土壤、气候和位置所可允许的限度,可能比上述限度大得多。一个忽视或鄙视国外贸易、只允许外国船舶驶入一二港口的国家,不能经营在不同法制下所可经营的那么多交易。此外,在富者或大资本家在很大程度上享有安全,而贫者或小资本家不但不能安全,而且随时都可能被下级官吏借口执行法律而强加掠夺的国家,国内所经营的各种行业,都不能按照各种行业的性质和范围所能容纳的程度,投下足够多的资本。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材料二:“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0页
材料三:“在印度人自己还没有强大到能够完全摆脱英国的枷锁以前,印度人民是不会收到不列颠资产阶级在他们中间播下的新的社会因素所结的果实的。”
——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73页
请回答:⑴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中国的哪两项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共同的影响。(6分)
⑵根据材料二的角度,分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6分)
⑶材料三提出了什么观点?请从19--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展中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加以说明。(3分)